3)第622章 库尔缠眼中的英国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缠并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伦敦城的卫生习惯上,从而贬低这座伟大的城市。是的,即便伦敦城看起来就像是个散发着恶臭的大垃圾堆,但也无法掩盖这座城市的伟大。

  之所以库尔缠要用伟大来形容这座城市,是因为他从这座城市的居民身上看到了非同一般的活力。伦敦市民身上所涌现出来的那种勃勃生机,是他在北京和天津的市民身上也难以见到的,至于沈阳和大明其他城市的居民就更差的远了。

  这座城市有将近十多万人从事着制造业,伦敦码头每天往来的商船就有数十上百艘,伦敦发达的工商业经济,使得这座城市建有大量的旅馆、酒店、小饭馆和新兴的茶馆。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的交换商业信息和谈论政治、各地趣闻,而不必担心政府的干涉。

  伦敦的市民追逐着财富,但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王国政治的关心。他们虽然不在乎房门之外街道有多么肮脏,但是对于国王实施的每一项政策都斟词酌句的进行评价,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愿意和陌生人交换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对于陌生人的信任感,和对于政治的自由意志表达,正日益将英国从英王的英国变为英国人的英国。而这在东方是难得一见的,虽然库尔缠能够感受到,崇祯也许正试图推动着大明往这个方向上前进,但是大明的官员和百姓们似乎并不能够理解皇帝的用意。

  库尔缠实际上也不是很理解皇帝的想法,直到他看到了伦敦的市民,他才意识到如果大明的百姓也和这些伦敦市民一样,把国家当成是自己的家园去维护,那么这个世上将没有任何一个外来民族能够征服拥有这样民众的国度。

  伦敦之伟大也就在于这一点,这是一座属于市民而不是国王的城市。库尔缠同时也意识到,英王查理一世想要战胜英格兰贵族和苏格兰人的叛乱,他首先应当要做的,应当是赢得伦敦市民的支持。

  将近40万人口的伦敦城,掌控着英国40%以上的社会财富。谁掌握了伦敦,谁就掌握了英格兰;谁掌握了英格兰,谁也就掌握了英国。

  但是很显然,英王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对于近在咫尺的民众伟力不屑一顾,却同一群蝇营狗苟的英格兰贵族乡绅们讨价还价,试图从他们身上割肉疗疮。

  库尔缠虽然有所觉悟,但是却也知道自己和英王之间的关系,还不足以让他向英王进这样的建言。而他也无法想出一个动员起民众伟力的办法,也许只有远在东方的皇帝陛下才能够操纵这些民心为自己所用吧。

  不过觉悟归觉悟,库尔缠也并不想过多的介入到英国人的内战当中,他倒是很想借着这个机会,看一看这个和东方不同文明类型的国家,到底是如何对待战争的。

  事实上不仅仅库尔缠在观察着英王和苏格兰人之间的战争,英格兰贵族们同样也在观察着这场战争的走向。只不过和库尔缠中立的态度不同,大多数英格兰贵族都期待这场战争以国王的失败而结束。

  也只有国王的失败,查理一世才会需要他们的帮助,才会重新召开议会,从而让英国现在混乱的政局恢复平静。此时的英格兰贵族们,虽然厌恶查理一世的执政方式,但大多数人都还是认为,虽然这位国王的执政方式很糟糕,但是推翻了这位国王只会给英国带来更大的混乱。因此他们希望国王在遭遇了挫折之后能够让步,重新回到王权和议会共同治理国家的旧轨道上来。

  而当库尔缠在英国观察着这个国家的一切时,宋献策在巴黎也终于同法国首相红衣主教黎塞留,有了一次亲密而深入的会谈。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