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7章 北伐在即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服这种事情,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寒温带的人去热带会发病,亚热带的人去寒温带一样会发病。

  毫无疑问,昆明夷和哀牢夷们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所以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动用“无当飞军”也得注意季节,否则根本发挥不出战斗力。

  此次北伐,无当飞军只能在第二波攻势中发挥牵制,或者是走特别险要奇袭的偏师之路,正面的陈仓主战场应该是用不上了。

  还有一支跟随昆明夷和哀牢夷一起作战的小规模秘密部队——也就是那一百头来自南中归降部落献出的战象,也是同样处理,要到夏季攻势时才能动用。

  大象也是非常怕冷的动物,南方热带雨林的战象,只有夏季才能在关中平原活动。而且参战时间只有三个月,秋收之后又要马上赶回去。估计也就只能赶上最后攻打长安的大决战了。

  ……

  十一月份最后剩下的日子里,刘备集团的高层几乎都在忙活最后的分兵战略规划,要不就是偶尔放松一下调整状态,别的行政性事务都交给了中层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照章办理,李素、荀攸都没什么心思去考虑。

  李素这人,知道历史大方向,大局观不错,但具体军队调度指挥方面还真不算一流——

  主要是受限于蜀道之艰难,十几万大军不可能堆在一条主攻的路线上进攻,那样所有的粮车粮船都堆在一起,根本前进不了。所以“集中优势兵力”这条一贯有效的原则,在出川北伐这个具体问题上,不能直接硬套。

  那些难走的、无法担任主攻方向的道路的运力也不能浪费。都要具体评估、量入为出,当地能运多少、原产地产粮多少,就分多少兵吸引敌军注意、平摊削弱主攻方向上的敌军防守兵力。

  在做这些事的过程中,李素很快发现有些跟不上,或者容易疏忽,渐渐地就交给荀攸去查漏补缺,十一月下旬开始,随着鲁肃回到成都,就让鲁肃也参与到其中——鲁肃负责评审每条路的后勤运能和管理,荀攸则在鲁肃给出的后勤数据上斟酌损益,安排每条路的兵力。

  荀攸这个蜀郡太守转正了一年,如今被刘备发现其在军略规划方面还挺有眼光,所以最近又临时调整,让荀攸担任参军的职务——也就是刘备这个主帅的参军。

  参军这个官职的品级波动是很大的,关键看给谁参军。

  历史上马谡给诸葛亮当参军之前,就已经当到了越嶲太守。所以给王当参军,品秩也不一定比蜀郡太守低。要是干得好,北伐成功,主帅参军能捞到不少功劳,说不定就能成为九卿。

  荀攸跟随刘备的时间还不长,也就两到三年,但全靠人家原本在长安朝廷职级起步就不低,年纪也明显比刘备麾下其他文官年长一大截,占了“入职资历”的便宜,升迁快也属于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