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80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盘棋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诸侯,让他们共讨国贼。

  说到底,强枝弱干是个不稳定系统,迟早是要出事的。

  平衡是动态的,需要不停的添砖加瓦修补。而不平衡是天然的,只要那种试图让平衡维持下去的添砖加瓦哪一天停了,哪一天就会崩。

  袁绍默默听完,这才意识到,皇帝居然前两次都活下来了,实在是运气太好。但是,他身边护驾的人质量也越来越差,朝廷的威严在每一次侥幸活下来当中都受到了严重摧残。

  比如这第二次活下来,皇帝抛弃了太多威望,也做了太多失德,才变成现在这样虚弱。虽然重获自由,但外镇诸侯根本不可能再让他撤换地方长官,这就是失德降威的反噬。

  袁绍沉思良久,艰难地问:“那你以为,曹操,袁术,刘表,何人会成为将来忍不住的那一个?”

  这个问题,杨修没有立刻正面回答,他拱手告罪,然后坚持先铺垫一些别的材料:“明公恕罪,此问修不能立即回答。因为纵然修脱口而出,那也不过是毫无根据的铁口直断,明公就算信了,也会心中狐疑。

  故而,回答之前,修想先强调一点,把天下诸侯在对待天子的姿态问题上,为明公划一条线,让明公看清,哪些人与明公是站在一边的,哪些人又是站在另一边的。”

  到了这一步,袁绍已经彻底希望杨修好好剖析清楚,因为他知道这里面每一句话都是大逆不道,普通谋士根本不敢在人多的时候说出口,只有沾亲带故的人才能私下里说说。

  袁绍一脸礼贤下士:“但说无妨。”

  杨修:“说句大逆不道的话,陛下之前派遣张义来向明公示好,以王允辅政期间朝命皆为天子本意、李傕挟政期间所命均为乱命划线。明公可知,这是谁教陛下如此安抚诸侯的?”

  袁绍:“谁?”

  杨修:“右将军李素。右将军可谓当世知天命之人,他深知即使让陛下指洛水为誓,安抚明公不必介意公孙瓒、刘虞之事,明公也未必肯输诚心服。唯有让陛下想出一条对天下所有诸侯共同的许诺,让陛下也不敢轻易毁诺、不敢冒失信于天下全体诸侯的风险,以这样的许诺来取信明公,明公才会彻底诚服——敢问明公,您心中此刻是不是这般彻底诚服?”

  袁绍微微一惊,有一种被看穿了心事的不爽,但随即想到没有外人,不会丢脸,也就罢了。

  李素给刘协出的主意,其实就是弄一套类似于西方《大宪章》的君臣约定,刘协对袁绍的许诺不能以单独的许诺体现,得是有一套一以贯之的总原则,为天下所有诸侯拥戴,这样毁诺一方的代价和失信足够大,互信的保障才彻底。

  所以,才必须体现为“凡是王允时期的都是皇帝真实意思表示,凡是李傕时期的都是乱命”这样的一贯划线。

  袁绍缓了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