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36章 黄盖被俘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考的结果。

  李素当然知道周瑜黄盖都擅长火攻,但当时他在上游,周瑜在下游,隆冬之际还没有东南风,不是特殊年份、交战日期由李素把控。

  这种种因素,让他知道,冬天那一战,没包铁也没问题。

  但现在不一样了,夏天,东南风,战斗日期和天气很有可能由死守一方挑选。种种因素,包铁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大大提高了。

  于是乎,在那三个月的准备期里,汉军又面临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十几艘五牙战舰要参战,全部再包铁皮,施工似乎来不及,后方益州犍为郡那边的钢铁厂产能也供不上来,没那么多韧性足够塑形的熟钢铁可用。

  毕竟,李素的旗舰建造规格太高了,简直可以说是“奢侈品”,那是天下第一稳健名将的保命作,拿来量产推广太浪费了。

  于是乎,李素在筹备期间,又改了一个主意:反正,包铁皮不是为了结构强度,只是为了防火攻,所以,船舷上层没必要包了,船底都没必要包,面积最大最花铁的甲板也可以不包。

  最后的决策结果,就是每条船只沿着吃水线、包一圈船舷高度大约一丈的铁皮。

  换句话说,只要船舷接触水面的一整圈,水下包两三尺深、水面上留个七八尺。确保五牙战舰轻载状态、吃水浅的情况下,也不至于让木头部分露出水线。重载装满的情况下,船体往下多沉几尺深,也依然保证水面上还有将近一米的铁。

  整个施工,有点类似于装修的时候沿着水面装了一圈“踢脚线”,再抹点跟木头同色的油漆掩饰。

  李素很清楚,被火船火攻,最大的火焰蔓延渠道就是船舷靠近水面以上部分先着火。所以,重点防这一圈!其他部分,没钱就不做了。

  这思路也算先进,就好比后世的战列舰,设计主装甲带时,最厚的部分就是“水线装甲”,越是靠近水面的,越要防止击穿进水沉没。至于上层建筑,被击穿就击穿了,别是轮机舱或者主炮塔,其他无所谓的!

  李素现在来这一手,也算是未来铁甲战舰“重点防御”设计理念的鼻祖了。

  当然,这种情况下,甲板上如果被远程抛射的放火兵器击中,也是有可能着火的。这就涉及到李素对麾下水军将领的进一步消防思想教育了。

  比如此战之前,李素关照了周泰要注意防火,甲板没有铁皮,只要是不下雨的日子,就每天换江里面捞起来的湿泥浆涂抹甲板。

  反正甲板不会接触江水江浪,涂抹了湿泥也不会马上被冲掉,惠而不费,不花什么成本。

  除了涂泥浆,剩下的就是在船的上层建筑里,每天晴朗之夜、只要没有大风,都要提前提一些水存着,在船上也要保留消防损管的士兵编制。

  有李素的消防理念在,周瑜黄盖的放火思路再强数倍,也只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