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9章 灭袁是一场持久战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忍背叛。

  毕竟袁绍这人“外宽内忌”礼贤下士的品德一贯有保持。袁绍对那些谋士有猜忌,是因为谋士掌握军机大略,决策失误有可能误导国家的方针,如果勾结其他诸侯也会造成莫大的损害。

  但是文学家属性的官员袁绍是绝对真心厚待的,人家人畜无害又有名声,干嘛不好好养着?所以陈琳孔融之类“建安七子”人设的家伙,很喜欢给袁绍做事。

  辛评也是这种做文书工作的老实人,袁绍确实是他最好的选择。

  他犹豫再三,最后只是委婉地向袁绍请辞:“主公,舍弟铸成大错,导致张辽、文丑将军中计,虽然主公宽仁,但评实在无颜再久食重禄。

  请主公恩准臣辞归,臣只求归隐田园耕读传家,主公也好给将士们一个交代。臣愿意发下重誓,除非将来主公为陛下匡扶汉室成功、一统伪朝,臣有机缘还能为主攻效命。

  除此之外,臣终生不再仕官,总之就是绝对不会为其他诸侯所用。”

  袁绍:“仲治你这是何必呢……”

  辛评:“请主公恩准。”

  袁绍转念想了想,摆摆手:“也罢,这样吧,毕竟大败之下,确实人心浮动。你愿意让令弟多担中计罪责,宣泄将士怨愤,孤也心领了。你先歇几个月也好,风头过了,待孤重整旗鼓,再邀你出仕。”

  袁绍眼下确实也缺少可以推卸责任处置的对象,来平息将士们的怨愤。

  毕竟大败之后,这种情绪是很久都不会在军中消散的,就像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打完后军中上上下下都说“要是主公当初听的是田丰的话,怎么会这么惨”,总要找个推卸责任的口子宣泄。

  辛评谢恩请辞,随后立刻就开始着手搬家,离开了冀州,说是要回豫州老家,不过后来走到雒阳、宛城之后,就没再往豫州去。

  但辛评这人也还算有节操,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这种舞文弄墨上传下达之士、还没多少真才实干,去了刘备那儿也不受敬重。

  所以,他下半辈子是真心选择了隐居、耕读传家,再也没做官。

  ……

  辛评逃亡成功的过程中,他也还算仗义,把沮授的家人也渐渐都蚂蚁搬家一样接走。

  袁绍本来也没想罪及沮授家人,而且知道辛评跟沮授有点交情,也就没有注意到这一切。

  这些事儿,最终在九月底之前都办好了。考虑到他们也算大户人家,半个月内搬家逃离,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

  另一边,河内与上党战场的扫尾阶段,基本上也是九月中旬才结束,上党郡一些比较偏僻的县,更是到九月二十几才被张飞接收。

  这个过程中,关羽肯定也不会只埋头打仗而不知请示。所以早在九月十五这天,关羽就派了诸葛亮亲自回一趟长安,前方跑马圈地后方邀功请赏,顺便让刘备和朝中三公决断下一阶段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