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4章 地图封公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的改为公爵?三韩郡公?

  马超如果最后也够到公爵标准,是不是该封到最偏西最人烟稀少贫穷的敦煌以西?是敦煌郡公还是鄯善郡公?

  一系列的问题,刘备一时也想不透彻,就只是偷偷在地图上乱画乱规划。颇有几分“地图开疆”的“无耻”意味,似乎浑然忘了上谷也好辽东也好,如今都还是袁绍的土地呢。

  总之刘备心里估了一下,子龙以上是肯定要封的,其他人看功劳大小尺度。大汉彻底重新统一之后,至少要有“中兴四公”,多的话或许会有七公,应该不会再多了。

  必须全部援引伯雅的先例,都放到边境地区,不能在内陆搞兼并土地。

  凡是公爵要兼并耕地,必须靠边境拓荒殖民来获得!

  而且抢掠接壤的蛮夷人口、归化为汉人并完成齐民编户后,也算是殖民成功增加的户数。

  这一点东汉末的诸侯们也都是很认可的,所以不存在认知障碍。就像是历史上这段时期袁绍曹操归化乌桓等北方胡人让他们服役纳税。以及孙权拼命派贺齐步骘等人抓山越归化为汉人,都是这范畴。

  边境殖民出两万户就多划一个县!童叟无欺!

  ……

  把公爵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想明白之后,刘备最后还为这项制度打了最后一个补丁,以防最后的尾大不掉,那就是试图把汉家故事的“推恩令”,跟公爵制度在特定情况下有限结合一下——

  这个补丁是专门为李素设计的。就是因为封给李素的会稽郡,有可能是未来诸公爵中最大的一个郡。

  刘备对李素没有任何保留,但他也得考虑李素的子孙,万一立功膨胀速度超出预期,为了双方都好,可以在福利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多惠及李素的几个子孙。

  推恩令的内容当然无需再多解释,无非是在特定情况下,允许拆分诸侯贵族的封地,分给几个儿子。有强制推恩令的,也有经臣子自己请求后实施分封推恩令的。

  刘备当然不会搞强制推恩令,那样会损害兄弟义气感情。但留下了臣子主动请求推恩分封这个口子。

  同时,推恩也不是无条件的,因为郡公一旦被推恩,就意味着封地变成两部分,这两部分得至少都有独立设一个郡的面积,才能无损推。

  否则就成了一个儿子保留郡公头衔、分出去的那个儿子成了县侯。

  李素所在的会稽郡面积确实是太大,秦朝曾经单独在会稽南部设过闽中郡,汉朝因为那儿人实在少,才撤销了。

  但李素的经营领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刘备也对此印象极为深刻。他觉得以李素的本事,晚年把闽中地区发展成人间乐土也不是没可能。

  要是李素主动请求的话,到时候就可以把会稽拆出闽中,两个儿子各继承一个。李素自己也能避嫌,免得自己的子孙某一支一家独大被怀疑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