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11章 东出虎牢关,光复全大汉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错,如此一剖析,朕也心中有数了。”

  刘备把诸葛亮的推演琢磨了一会儿,点头嘉许。随后他也意识到,这个计划是有不少变数和分支预案的——

  比如冀州和淮南,究竟哪一路才是最优先圈地的主攻方向,其实不是刘备方面自己可以决定,而是看曹操的应对,曹操把兵力调去协防哪一侧,另一侧出现空虚,就可以随时转入主攻。

  所以,计划看起来全面,对于执行时的将领和参谋要求很高。

  得对战场局势观察缜密,当机立断,尤其要擅长看穿敌军部署的虚实烟雾,绝对不能被“空城计”骗了以至延误战机。

  好在,刘备帐下如今已是绝对的人才济济,哪怕给每一路都配上名将和顶级谋士,都是做得到的。

  一些之前已经转民政的高级文官,只要确有参赞军务之才的,也能临时调任军职,相当于是“出将入相”。

  反正是对曹贼的最后一战了,大家都该人尽其才,其他不太重要的工作优先级可以放一放。

  这份参谋案最后的重点,就在于选将调度了。

  这方面,诸葛亮之前的预案也没有做得太死板,而是给了几套配置方案,供刘备自己选。

  毕竟,刘备这人在知人善任方面还是很强的,可谓是当世第一擅用人之主。这点上,连李素和二十来岁的诸葛亮,都未必有刘备做得好。术业有专攻嘛,就让皇帝亲自拍板。

  最终,刘备亲自斟酌损益后的配将调兵方案如下:

  (排名不分先后,由战场从北到南排序)

  幽州军东路,渡易水:主将赵云,副将太史慈、徐荣,参军田畴、田豫,后勤阙漏不足部分,由坐镇辽东十余年的糜竺负责。

  幽州军西路,出中山:主将张飞,副将魏延,参军刘晔,后勤由新到任的幽州布政使简雍负责。

  并州军,出壶关、常山:主将马超,副将马岱,参军法正,后勤由并州布政使邓芝负责——

  邓芝之前给李素做了整整九年的主簿,从右将军主簿做到京兆尹主簿、益州牧主簿、司空主簿、丞相主簿……

  给大领导当了九年秘书后,总算是熬出头了。这次朝廷发现并州这一路虽然出兵规模不大,但也需要一个可靠之人统一调度筹措军需,而且前方抽调的猛将谋士过多,出现人才缺口,邓芝终于捞到了一个人口最少的穷州布政使客串一下。

  司隶军,水路由孟津、河内顺黄河而下,陆路出虎牢关:主将关羽,副将徐晃、麹义、张任,参军徐庶,后勤由民部尚书诸葛瑾亲自负责。

  荆州军:刘备御驾亲征,发兵二十万,实际统兵将领为高顺,副将黄忠、黄权、吴班、吴懿、王平,参军由原荆州布政使鲁肃担任。

  也因为布政使被调为军职,荆州布政使之职只能由伊籍替补,并承担战时后勤调度运输。等战斗结束后,鲁肃自然另有高升,也不会只做州布政使了。

  扬州军,出京口、芜湖:由丞相李素督师,实际统兵将领为甘宁、周泰。甘宁出西路,由芜湖攻濡须口、合肥,周泰出东路,由瓜州攻广陵。两路另有副将陈登、李严、霍峻。

  参军为司隶校尉、兵部尚书诸葛亮,后勤由扬州布政使顾雍负责。

  四十万大军,五州齐出。

  ——

  PS:有乡下亲戚国庆来杭州玩,陪了几天。结果假期游客太多太挤,有些景点始终去不了。他们请假方便,就请假延长玩到9号再回去……我还得开车导游,存稿实在撑不住了。

  所以今明两天减少两千字,就四千字一更了(好在前面几天其实也都有多字数,基本上一天是八千字吧)。真是没想到国庆没请假,假期结束后刚开工存稿反而蚌埠住了。

  好在这本书也差不多完结了,毕竟是对曹贼的最后一战了,如果没别的变故的话,估计月底能完本。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