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章 大汉不能只有十五个州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人就可以把自己当成汉人了,何况他们都还没有系统的文字,只有语言,也没有历史记载。汉人有文字有书籍尤其是有历史书,还不是汉人说了算。

  如果把中原的失地贫农移民过去,那同化进程就只会更快,毕竟移过去的民族构成就是完全的汉人,很快能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

  不管眼下做得如何,至少开了一个好头,后续一切可期。

  ……

  李素对于在有生之年彻底整合日韩、趁着他们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之前就扼杀,当然是有信心的。

  但他缺乏的,是一个足够的借口,不得不承认,这里面有一些他个人的私心和倾向,毕竟其他不是穿越者的人,不可能在汉末就觉得这些鸟不拉屎地方的蛮夷有提防其将来做大的必要。

  对于汉朝统治者而言,难度不是问题,成本是很大的问题,就算解决了海运,皇帝还是会觉得开拓那些地方不划算。

  朝鲜半岛也多山,除了后世汉江流域和釜山盆地,其他地方没什么成片的大面积农耕区。都是山区和原始森林,矿产资源倒是有些,煤也很多,但古代没用啊。

  曰本列岛就更是山地太多,平原就北九州、大阪湾和琵琶湖、关东武藏野这几片上万平方公里级别的平原。而且最大的关东平原如今还是原始沼泽地呢。

  这些东西,对于汉人而言同样没有吸引力。只会觉得朝廷投了人力物力财力搞原始投资、花运费移民过去,也对中央财政毫无反哺,反而时间久了容易形成新的、更强的有威胁割据。

  毕竟不怕东边岛上有蛮夷,就怕有了有文化的移民过去,这些移民却不心向大汉。那样一旦中原出现不稳,将来反而有可能反噬。

  这些粗浅的道理和担心,李素都不用上表刘备,光是在山阴城内,跟其他心腹扬州官员和幕僚讨论时,就已经有足够多的人提出了。

  张松、王累、桓阶这些幕僚纷纷表示了自己的不理解,乃至提出了折衷的意见:

  “丞相为何念念不忘在这些远处东海之东的蛮荒僻壤、另设州郡?虽然陛下信任丞相,但也要给出足够理由才好。否则恐怕假以时日,还是会被朝中新晋大臣暗中攻讦呐。

  这些地方孤悬海外,离中原太远,就算陛下与丞相君臣相得,难保百年之后不会有后世子孙趁中原不稳自行割据。为长远计,还是不开拓的好。”

  李素对于这些意见,还真没法立刻回应。

  毕竟他知道张松这些人说的,都是确有道理的。

  即使站在穿越者的角度,觉得这些地方后来会有威胁,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东边的邻居最初能发达起来,就是靠着跟中原学习,只是最后别人改了新的师傅,脱亚入欧了。

  暂时的征服容易,但一旦把文明传过去之后,产业上却没能形成新领地与中原的互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