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5章:大事不好啦!_春秋大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齐国。

  为什么那样?因为大多数强大的诸侯国都是姬姓,秦国是赵氏嬴姓,齐国是吕氏姜姓。

  在漫长的历史之中,晋国的公室跟秦国公室联姻最多,以至于留下一个“秦晋之好”的成语给后世。

  很快,得到通知的各个“卿”来了。

  他们并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来阴氏府宅吕武也没有一个来了就说一次,打算等人聚齐了再说。

  因为其余七位“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看到杨干在场就不免觉得奇怪。

  该怎么评价国君的这位胞弟呢?国君不止一次想栽培杨干,机会也得到多很多次,问题是杨干是个十分顽劣的人,每一次都将机会错过了。

  在某一次出征南下时,其实也就是上一次“沫之战”后,晋国几个军团回转“虎牢”,国君带着上军压迫郑国,杨干在行军状态下干出了驾车乱窜的事情,差点撞上魏绛的战车。

  国君惯着杨干,其余人多多少少会给点面子,只不过那是平时。

  晋国是一个军果主义国家,包括国君和八“卿”在内,谁都不敢在军事相关上瞎胡搞,何况是一个杨干?

  以晋国贵族的性格,成敌对了没得说就是摆明阵仗直接开干,怎么都不会刻意做打脸不打死的事情,魏绛作为上军司马当时是有权将滋扰次序的杨干斩了的。

  然而,魏绛乱法了,他不敢杀掉国君唯一的弟弟,选择让杨干的驭手当场扑街。

  那一次魏绛是给了国君面子也丢了上军司马的职位,新一轮卿位变动成为上军尉。

  所以说,贵族就是贵族,家族不倒,人倒了分分钟还会爬起来,并且家族足够给力为前提,重新爬起来的那个人职位会更高。

  只是在那一件事情之后,国君就没再给杨干争取什么机会,摆出一副要把杨干当闲人养的姿态。

  这么一个纨绔子弟出现在元戎家中,元戎看上去还很严肃?其余“卿”就不得不猜测杨干是不是干了什么混账事了。

  士匄和彘裘来得最晚,看上去还有些行色匆匆。

  人到齐了?

  吕武看向杨干,示意有事说事。

  杨干就将之前对吕武说的话再重复一遍,想了想补了一句,说道:“国中之事元戎总掌?”

  这话可不是国君的交代,完全是杨干自己加戏。

  有了那一句话,事情就变得有那么点不一样了。

  国君的身体不对劲很久了!

  去年国君染上风寒就一直咳嗽不止,近期虽然没咳嗽得太过严重,时不时咳一下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一个月总要低烧那么一次。

  士匄看向吕武,表情诡异地说道:“公子彪不及总角之年。”

  所谓的“总角之年”其实就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会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是呢。

  满打满算公子彪才五岁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