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布局先行_绿湾奇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称为是球场上的“指挥官”,这也意味着,四分卫的战略意义至关重要,诸多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都是围绕四分卫展开执行的。

  首先是进攻组,总共十一名球员。

  扣除四分卫之外,一共有十名在场球员,其中五名为进攻锋线、五名为推进球员。

  所谓的进攻锋线就是罗列在四分卫身前的一道屏障,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止防守球员的冲撞,为四分卫赢得足够的观察时间,进而做出或传球或跑球的决策;所谓的推进球员,包括跑卫、外接手和近端锋,他们的任务则是从四分卫手中接到橄榄球,然后以自己的能力以及队友的掩护,持续往前推进。

  其次是防守组,总共十一名球员。

  可以简单区分为七名防守前线和四名防守二线。

  所谓的防守前线,包括了防守锋线和线卫,防守锋线与进攻锋线相对应,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朝四分卫施压,破坏四分卫的传球,乃至于直接擒杀四分卫;而线卫的任务则相对灵活,他们的站位就在防守锋线身后,可以上步冲击四分卫、可以防守跑卫、也可以负责附近区域的近端锋,具体职能就取决于教练的安排了。

  所谓防守二线,包括了角卫和安全卫,他们的职责略微有些分工合作的小小区别,但整体来说就是需要联手镇守后场,掐断四分卫的传球进攻,以及接球球员朝着后场的推进,不让对手有机会靠近端区得分。

  上述就是橄榄球进攻组与防守组的职能分工,但位置和战术一样都是死的,在教练手中却可以演变出无限可能。

  话题重新回到奥本大学老虎队身上。

  这支球队的防守组确实不俗,而其中,防守锋线球员又更加突出——防守组队长昆汀-格罗夫斯和帕特-西姆斯(Pat-Sims)都是NCAA东南联盟之中小有名气的好手。

  这也意味着,奥本大学在前线对峙环节之中拥有更加出色的施压能力,这对四分卫在压力状况之下的观察能力和传球水平提出了严峻考验,而这恰恰是乔什-弗里曼的一大短板——传球成功率的严重不稳定。

  于是,普雷斯针对性地制定了进攻战术:

  以跑卫的地面进攻为主,在硬碰硬的地面推进较量之中,瓦解对方的前线施压,吸引住防守前线的注意力,进而为传球进攻赢得更多空间,期待着能够稳扎稳打地打破对手的防守锋线,寻求推进空间和得分机会。

  然而,奥本大学在上半场比赛过程中也做出了相对应的调整,连续以撞墙式的缜密防守掐死了野猫队头号跑卫詹姆斯-约翰森(James-Johnson)的持球冲跑尝试,如同蛇打七寸般地从源头打乱客队的布局。

  当野猫队教练组无法思考出行之有效的破局方案,他们也就如同死循环一般地陷入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