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1949—1950) 第十章(2)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签订条约,经过两个月的谈判,我最终还是签了。

  在莫斯科,毛泽东第一次看到中国以外的世界。他没有兴趣欣赏苏联人的芭蕾舞,也吃不惯在中国人看来是半生不熟的厚厚的鱼片和肉片。

  毛泽东面对的是斯大林的傲慢和妄自尊大,斯大林还没有摸准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分量。ytl“又一个铁托”,这是这位苏联领袖在1949年对毛泽东的诅咒,他还称毛泽东是“麦淇淋式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是心理上的焦虑—而不是俄罗斯的甜菜浓汤和伏特加酒—使毛泽东在重压之下又一次病了起来。

  斯大林对中国的兴趣,和毛泽东对中国的命运的看法并不一致。斯大林把社会主义中国看作是新人校的小学生,他要在他的马克思主义班上给它找一个位置,与波兰、匈牙利等国家在一起。他希望新中国像东欧一些国家一样敬重苏联这位长者—并且有所进贡。

  毛泽东认为他的革命是独特的。他感到,他开的这一枪会在欧洲以外的整个世界回响几十年的时间。要让他把自己对中国的自豪感与复杂的世界局势—这不是蒋介石的世界—相一致颇非易事。

  斯大林让毛泽东像一名小听差一样地等候着,他好多天不见毛泽东;又因斯大林不允许其他的人与毛泽东交谈,所以没有一个苏联人敢去看望他。毛泽东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曾有一次威胁说要打点行装回国。

  毛泽东从他的东道主那里只挤出3亿美元的贷款(为期5年),中国以原材料和中国货作为偿还,外加1%的利息。这大大小于莫斯科给波兰的援助,尽管中国比波兰大20倍,并且这大约相当于苏军在40年代后期从中国东北取走的三分之一。‘

  就在毛泽东回到北京的时候,正巧发生卢布贬值20%,这一下就从仅有的3亿美元贷款中削减了6000万。

  斯大林为他的贷款强要代价,毛泽东答应了三个苛刻的条件。1952年以前—实际上直到1955年—苏联继续控制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两大海关门户大连和旅顺以及中国东北的铁路;成立联合股份公司开发中国新疆西部沙漠地区的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外蒙古是一个主权国家—毛泽东在此之前一直说它是中国的一部分。

  毛泽东看上去闷闷不乐,事实也是如此。这些让步击中了他的民族自豪感的要害。为了得到贷款,这是丢面子的事,而且(根据印度政府提供的资料)他希望得到的贷款是10倍于此的。【’”〕

  一些中国人认为毛泽东对斯大林过于软弱。这是自从成为党的领袖以来,毛泽东第一次受到的批评。在北京,人们传阅着一份小册子,标题是《为什么要倒向一边?》。还有人公开地反对与斯大林联盟,他们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