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楚垣夕大谈特谈_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指的制度上风险可控是?”

  楚垣夕:“比如说这种创业板不允许公开市场再融资,只允许IPO的时候对公开市场融一次资,后面还有融资需求仍然退回PE投资的模式。这样对基金等等机构也很好,投了之后因为已经上市了,直接有退出渠道。这样就避免了初创企业拿股民当提款机的问题。”

  “您的这个想法还真是很新颖啊……”

  楚垣夕:“不啊,这就退回交易的本质了。IPO的承销制度肯定不适用,得改。现在是只要IPO过会之后都有券商包销,企业不需要面对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反正发行出去有人兜底。券商也不愁卖,新股不败嘛。

  我的想法是告知股民巨大风险,这样股价的预期就会变低,明确有破产的风险。然后企业不但需要过会,而且需要把股票卖出去才能完成上市,卖给股民或者机构投资者,市场反而更健康。

  这样,企业依靠资本市场度过初生期,可以被认为是二级市场孵化出来的,那么也理应更好的回馈二级市场,让股们拿到更高的回报。”

  “嗯,那您分成两个板块,第二呢?”

  楚垣夕:“第二就是已经明确抗过风险的企业。虽然仍然是创企,保持着创企的结构和员工股的构成和激励,但是已经度过初创期,有能力对对股民负责。”

  “比如巴人集团?”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感到一丝尴尬,因为楚垣夕已经很努力的花巴人账上的钱了,但是到现在仍然还是有许多,比本地IPO申请的募资额可高多了。这种情况下还要上市圈钱实在是有点难以自圆其说。而且楚垣夕做的IPO申请中,募集资金都是用于海外战略,那不应该到海外去上市吗?

  但是这种事情不能乱说,因为国朝知名创企肯在国内上市的不但是凤毛麟角而且还显得犹犹豫豫,在我大A股和海外之间摇摆不定的比比皆是。

  相对来说巴人集团虽然科技含量不是特别足,但是就企业资质来说业务真实、架构庞大、影响不小且产品具备竞争力,难得的还有宏大的愿景和野心,已经是难得的好公司了。至少比我大A股某位最著名的基金经理口中多年难得一见的某家原料药企业好的多,那家药企的原料是猪小肠。

  所以巴人提交IPO之后阻力并不大,特别是募集资金的用途在于开拓海外市场,进行文化输出,非常符合国家大战略。

  然而楚垣夕并不避讳,坦然说道:“对。我不是因为账上有俩钱儿才这么说,哪怕把所有钱都花出去,巴人集团也不怕。

  我想借一个概念来说明,什么叫财务自由。财务自由并不是银行存款的利息大于可预见范围内的日常花销就叫财务自由。我理解中的财务自由指的是一个人就算没有钱,但是有能力随时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