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九千幅名人字画_1980,从写歌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拔款根本就不够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博物馆就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们决定对外公开处理一批近代名家的字画,其中包括齐白石、张大千、李可染、吴作人等著名画家的作品。

  这批画数量巨大,有9000多幅。

  由于博物馆觉得这件事有损颜面,所以,他们的要求是大批量地购买,并不想零零星星地出售。

  可是,八十年代初,大家都在为衣食住行而辛勤奋斗,根本就没有人去关心什么艺术品,所以,国内就没有人去购买。

  在原来的历史上,文飞阳记得这批字画,最终被一个叫许化迟的人给连锅端了,他花费了大约20万块钱。

  许化迟敢这样做,并不是吃饱了撑的,1980年,他跑到港岛定居了。

  在这里,他发现京城和港岛两地,名家字画的价格竟然差了上千倍,这让他十分震惊,开始意识到近代国画的价值。

  1981年,他陪着澳门大丰银行的董事长的夫人,到京城的历史博物馆参观,意外获知了这个消息。

  欣喜若狂之下,第二天,他就一口吃下了这批名家字画。

  这9000多幅字画被运到了港岛,他就租了一个仓库用来放,直到1994年,许化迟回京城,他的一位发小跟他说刘炳森的字能卖了。

  许化迟问他多少钱,对方说几百块一尺。

  于是,许化迟就给了发小二十张让他去卖,自己只要一千块一张就行,发小卖多少钱他不管。

  谁能够想到,许化迟八十年代初购买刘炳森的画时,小的一幅才6毛钱,大的一幅8毛钱。

  就算是许化迟自己也没有想到,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时,刘炳森的画一尺竟然能够卖到15000块钱。

  当许化迟的朋友问他,手里面有没有刘炳森的字画时,他说:“有呀!你想要多少?我这里还有大半捆呢!”最后,他以4万元一张的价格出售给了对方。

  之所以敢一口吃下9000多幅名作,是因为许化迟本身就是出身于书画之家。

  许化迟的父亲叫许麟庐,是知名的国画家以及收藏家。

  1945年,经李苦禅引荐,许麟庐正式拜齐白石为师,开始学习国画,是齐白石最得意的门生,整整陪伴了齐白石13年。

  文飞阳决定要抢在许化迟的前面,将这批唾手可得的名人字画收入囊中。

  直接从历史博物馆里购买字画,根本就不需要考虑鉴别真伪的问题,文飞阳是一万个放心,那些字画全部都是百分之百的真迹。

  这就是重生的最大好处,就像是一个穷人进了皇宫,随随便便拿走一件东西,就可以一辈子吃喝不愁。

  要是再贪心一点,搬走皇宫里的所有东西,岂不是……

  文飞阳也没有那么贪心,他就是想利用自己提前知道财富消息,这个独一无二的优势,比别人先一步富起来而已。

  心动不如行动,文飞阳悄悄地去历史博物馆“外宾服务部”,打听了一下,那批名家字画眼下还没有卖出去。

  字画确实是还在,可是,文飞阳为钱发起了愁,虽然说他目前有点钱,可是,距离20万这个数字还是差的太多。

  历史博物馆这边的意思,基本上就没有打算一件一件地零星出售,人家的条件咬的非常紧,那就是一次性卖出去。

  去什么地方才能够借到20万块钱?

  文飞阳苦思冥想依旧是坐困愁城,他想遍了京城里认识的所有人,最后发现,就没有一个能拿出来这么多钱的人。

  就在文飞阳自以为将要空欢喜一场的时候,他的贵人出现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