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煤山论剑(二)_1980,从写歌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刮目相看,他想不到这个年轻人对自己的了解竟然这么多。

  金墉的武侠小说在80年代之前,于海峡两岸全部都被列为了禁书。

  自他1955年发表《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封笔的这些年,共发表了15部武侠小说,当这些小说在东南亚广为流传的时候,大湾却在大力查禁。

  金墉小说最初进入大湾是在1957年,当时有书商盗印了《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射雕英雄传》三书,销售后深受读者的喜欢。

  想不到,大湾于1959年12月启动“暴风专案”,先后查禁了404种武侠小说,其中就包括金墉的小说。

  “颠倒历史,混淆是非,其毒素之深,影响社会心理,危害社会安全至大。”

  这就是官方给出的理由。

  后来金墉小说在大湾解禁,主要得益于两件事。

  一是1973年金墉以《明报》创始人身份去访问,受到大湾高层的礼遇;二是得益于大湾出版人沈登恩的多方游说。

  从此,大湾有了金墉授权的正版小说,但是这些小说的波折命运并未就此结束。

  由金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被大湾方面封杀了,理由是书名与“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相近。

  “查先生,你想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我觉得你是有些太想当然了,要知道,这里可不比那里。”

  文飞阳知道金墉的小说,马上就要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不过,大多数的书都不是他亲自授权许可的。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重生之前的80年代初,金墉小说通过大量的盗版书、小报、杂志传到大陆,掀起了一阵武侠热。

  盗版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是金墉根本就没有想到的,面对着层出不穷的盗版书,他可以说是有心无力。

  如果文飞阳没有记错的话,金墉的正版小说进入国内,需要等到1985年4月。那个时候,《书剑恩仇录》在天津新华印刷厂完成了印刷,首印50万册,定价是4元。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成了一张枯枝的照片,编辑们都觉得不合题,但是最终也就这样了。

  这是80年代国内金墉唯一正版小说,需支付给金庸的版税是5万元。

  《书剑恩仇录》出版发行以后,市场上的盗版书立刻就出来了,仅《射雕英雄传》就至少有7个版本。

  这种热潮引起了文化出版部门的关注。

  同年6月,有关部门下达通知,重申新武侠小说的出版必须严厉控制:未经批准的在制品,一律停排、停印、停装。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认为这些小说在内容上,有宣扬迷信、情节离奇、引导读者逃避现实、人物形象单薄且雷同等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当时“实际情况”的考虑。

  “我对大陆的市场非常有信心?”

  金墉当然不知道前面都是坑。

  “这样吧!查先生,咱们两个人打个赌,你要是输了,你的小说的影视改变权就给我,我要是输了,今后所有的歌曲版权都给你,怎么样?”

  文飞阳这是故意挖坑让金墉往里面跳。

  “好我答应你了,怎么样赌?”

  “就以明年长城公司,在港岛上映的电影《少林寺》的票房来做标准,因为我与长城公司打赌的就是电影主题歌、插曲的版权。”

  文飞阳毫不犹豫地就抛出了自己的牌。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