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1章 承包出版社,三十年不变_重生四合院,开局是八十年代曹志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

  可红光机械厂作为一家八千多人的,直属于冶金部的京城大国企,想要以单位名义申办一个出版社,那不要太容易。

  之前没搞这个,只是因为太麻烦,没必要,而且怕再多一个亏损部门罢了。

  毕竟在这个时期,大多数的出版社,其实都是妥妥的亏损单位,此时跟医院的性质差不多,都是差额拨款模式,还不是设计院那样的自收自支模式。

  出版社真正吃香,真正开始百花齐放,什么单位都要搞个出版社捞钱的时代,那还是八五年之后的事儿了。

  那么巧,也就是在八五年左右,出版社大都变成了自收自支模式的单位,一切都是自负盈亏。

  可能也正是因为出版社大都变成自收自支单位,压力山大,后来的出版社才一门心思捞钱。

  什么擦边球杂志,什么盗版录音带,都是那帮百花齐放的杂牌出版社搞的。

  当然了,也正因为那段时间的混乱,所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有关部门开始严查严打,一大批有问题的出版社被撤销。

  另外,还要说一个小知识。

  那就是在八十年代,出版社并非全都是事业单位,国企也可以开出版社的。

  只是大部分情况下,比如京城这样的大城市,出版社才大多数是事业单位。

  但在地方城市,尤其是一些依托企业而成立的小城市,比如青红的出生地,当地出版社很多都是国企单位,是工厂的下属单位。

  在那些地方小城市里,当地机关事业单位,远不如当地国企牛逼,不光没国企有钱,还没国企有权。

  所以红光机械厂作为一家京城国企,申办一家出版社,完全没问题。

  只不过,国企性质的出版社,此时就不是差额拨款模式了,政府不会拨款给这种形式的出版社,而是完全由承办国企来负责出版社的开支。

  但不管是事业单位模式的出版社,还是国企模式的出版社,都要受出版局监管。

  所以,曹志强承包的红光出版社,只是承办单位是红光机械厂,但还要受出版局的管理监督。

  在李厂长的眼里,出版社办下来后,如果能承包出去,不用往里投钱,就有人替他们养一批光拿钱不干活,拿钱还特别多的老员工,那还求之不得呢。

  哪怕为了能让人养闲人,他不要管理费都行。

  要知道,不管是原杂志部的老周还是老钱,又或者是牛大姐。

  那些人都是老资格老干部,无论工龄还是级别都相当高,所以他们的工资也不少,平均每人每月得两百块钱。

  平均每人两百,六个人就是一千二,实际上超过了一千五。

  这一千五,是每个月都要给的,一年算下来就是一万八千元,真不是一笔小钱了!

  还不算这些人的医疗报销费呢,此时这些工厂干部,医疗费都是全报销的!

  要是加上医疗费,这几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