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3章 太后震怒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声责备。

  严成锦低着头,能感受到陛下和周太后灼热的目光。

  “你就是都察院都御史吧?朝中大臣,岂可攀附太子摄政,抬起头来!”

  周太后的声音,徒然变得严厉起来。

  早知如此,就告假在府上躺尸了,失策……严成锦微微抬头,抱之以平静。

  “哀家见过你?”

  严成锦道:“太后还夸赞过臣稳重,给臣升过官。”

  “你为何要废除盐引?哀家想听听。”

  大殿突然安静下来。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几人,将目光投到严成锦身上。

  安静,还是安静。

  周太后诧异望向弘治皇帝:“他为何不说话?!”

  “此子在酝酿,皇祖母稍安勿躁。”弘治皇帝轻车路熟,没好气道。

  李东阳三人朝严成锦,露出鄙夷的神情,你说不说?一盘棋都要下完了。

  又安静了片刻。

  严成锦思索良久,才微微有了几分把握:“臣妄言,还请太后恕罪!”

  就这?

  弘治皇帝傻眼了,还以为此子会长篇大论,力理据争。

  李东阳和刘健露出错愕的神情,想这三个字,要这般久吗?

  不愧是你……

  周太后对严成锦稍有好感,知道此子不是奸恶之人,摆摆手吩咐:“皇帝定夺吧,都退下了,让十二监的伴伴也散去,哀家想睡会儿。”

  弘治皇帝站起身来,朝周太后微微躬身,走出仁寿宫。

  严成锦几人紧随其后。

  殿门外,十二监的伴伴见陛下出来,忙哭嚎大喊:“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

  “还请陛下以天下为重!不可废除盐引啊!”

  后宫,充斥着如和尚念经般的声音。

  弘治皇帝心烦意乱,示意萧敬将他们驱散。

  奉天殿跪着一众大臣,宫中无一处清净。

  回到暖阁,

  弘治皇帝刚坐下,顺天府刘庆走入殿中,双手捧着染红的白布,满是忧虑:“陛下!”

  一股腥臭的血味,在大殿中蔓延开来。

  引得严成锦和李东阳纷纷侧头,紧紧盯着那白布。

  “这是什么?”

  刘庆叹息:“京城士绅的万人血书,劝止陛下取缔盐引。”

  弘治皇帝既意外又不意外,不意外的是坊间士绅会有所动作,而意外的是,竟以血书的方式与朝廷相抗。

  李东阳捋着胡须,稍微平复心情。

  严成锦想溜了,

  可闯了这么大的祸,弘治皇帝岂会这么轻易放过他?

  “严卿家,朕不信你未料到如此地步,为何还要让太子进言啊!”

  若非这个家伙屡次立功,在朝中无人可顶替,还清廉如水,弘治皇帝早已将他关入诏狱。

  但此刻,弘治皇帝也是压抑着怒火。

  刘庆向严成锦递过眼神,原来是你小子?

  大殿安静片刻,严成锦思索片刻,才道:“敢可陛下,士绅对于朝廷重要?”

  “士绅对朝廷,自然重要!”

  “再敢可陛下,为何重要?!”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依旧耐着性子:“士绅手中掌控银两,朝廷的开支用度,九边支给,离不开银子!”

  看向严成锦,这么浅显的道理,此子怎会不懂?

  严成锦躬身作揖:“不错,以盐引为例,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盐在大明极为稀缺,且需要盐引,才能贩售。

  商人和士绅在运输和贩盐的经营中,牟取暴利。

  敢可,百年,甚至二百年之后会如何?”

  朝廷受制于士绅,是因为士绅手中有大量的银子。

  而贩盐,会让士绅的银子,越来越多。

  刘健灵光乍现,疑惑:“你是说,士绅会愈发牵制朝廷?”

  刘公你错了,二百年之后,大明会灭亡。

  原因之一,是没银子打仗。

  但严成锦就算有十个后手,也不敢这么说。

  “刘公说的不错,朝廷会愈加受士绅牵制。

  为何不由朝廷来掌控银子,牵制士绅?

  朝廷贩盐,不仅能稳定盐价,还能收取大量银子充盈国库,何乐不为?”

  平静的声音,回荡于大殿,响在众人耳畔。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