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72章 要什么赏赐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套是由他和李东阳请乞,太上皇看在李东阳的面子上,多少会偏向老爹。

    第三套是让老爹出征瓦剌,打死几个台吉或者太师,回来直接敕封尚书。

    第四套是让朱厚照写圣旨,圣旨一下,太上皇弘治也不会再干涉。

    眼下来看,第一套最保险。

    “臣还有一句话想说。”

    “说吧。”

    “太上皇也知道,家父身上有伤,不能再去边陲。”

    这样杨一清就不能回来了。

    说完后,严成锦就退出了大殿。

    ……

    文吏抱着朱批后的疏奏走进内阁。

    听说严成锦举荐后,李东阳抚摸胡须,这家伙早就想举荐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眼下大同屯兵,需一个兵部尚书。

    “宾之兄何意?”

    谢迁看向李东阳,想选杨一清,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勋,更适合守边陲。

    杨一清学识很高,眼界不凡。

    比严恪松更适合在朝中任兵部尚书。

    只是,严恪松是李东阳的亲家,哪里有不帮亲家的道理。

    蒋冕一脸关切,却没发表意见,内阁还是要团结一致。

    “若李公选严恪松,那我等就不提杨一清了。”

    张升和崔岩也大抵是这样的想法。

    “选杨一清,杨一清定会被严成锦弹劾,为保住这等朝廷栋梁,还是选严恪松吧。”

    “……”谢迁。

    “……”崔岩。

    蒋冕倒是觉得,还是李东阳考虑周到。

    谁知道严成锦手中有没有弹章?杨一清这等堪比内阁大学士的能臣。

    一旦致仕,的确可惜了。

    ……

    次日一早,太上皇穿上常服准备去文华殿阅奏。

    想起昨日的事,心中仍然颇为纠结。

    该不该给严成锦准奏?

    还是升杨一清任兵部尚书?

    严恪松调回京城后,就没有什么功绩了。

    萧敬欲言又止,知道太上皇弘治为难兵部的事,嘀咕道:“太上皇,内阁全选严恪松,您不用为难了。”

    “怎会如此统一?”

    “……奴婢也不知。”

    萧敬说完之后,还不忘朝左右看了几眼。

    却看见严成锦站在大殿中,面色僵硬了一下。

    踏入大殿中,太上皇弘治扶着龙椅坐下。

    “严恪松在三边立功,又在屯门击溃弗朗机人,精通水陆,臣以为,可以任兵部尚书。”李东阳道。

    谢迁凝神看着太上皇弘治,几人不置一言。

    心中虽然更偏向杨一清。

    不过,严恪松资历浅,任六部也未必有机会入阁。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