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搏击南大门445-450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周北岳来说,他们老大在军事技术和企业经营方面都是他的老师,老大在海外聚敛财富的传奇历程也令人惊佩,海外华裔掌握的财富不亚于中国大陆本土,绝大多数华裔企业家是热爱祖国的,其中更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物。

  周北岳是流芳千古的伟人周恩来总理曾经抚养过的烈士遗孤的后代,政治能力很强,属于中国军界新一代的精英分子。两位出身、经历全然不同的人能够殊途同归,在于两人在理想高度上完全一致。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他们拥有的超人才能使他们不难获取财富和地位,但是如果是国家的最高利益需要,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所获得的一切

  周北岳正是站在理想主义者的高度,甘冒丢失自己大好前程的风险,来给传奇人物李中岳当这个政委。他比李中岳更深入地了解国内某些方面的现状。所以他在冒什么风险,或许中岳大哥不太清楚,他自己却很清楚。

  国内实行预研-科研体制,根本模式是国家花钱,让研究机构去研究。这在一开始是必要的,两弹一星就是这样搞出来的。后来就问题丛生了。许多工业先进国家是采取较为市场化的方式,就是研究机构-公司自己掏钱搞研究,研究成功,军方花价钱买走,研究不成则研发公司亏损自担。这样,研发公司自担风险,就必须研究真东西,研究真正先进的东西和真能成功的东西。国内则有所不同,反正是只要把预研计划做漂亮了,国家就会拨下钱来让你研究研究,风险是国家-军队在担,而军工研发生产部门,在不景气、没有经济效益的逼迫下,为了养住众多的人员,不得不设法以预研科研题目去申请经费,这些经费拿下来,有多少能用在正经地方就很难说了。再到后来,弄课题-要经费-出“成果”-得职称得头衔得待遇,这个模式成为一些研究机构和人员“专家”的奋斗之路,至于研究的东西是否先进是否可行,那就管不了这么多了。这又衍生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谁要搞真正先进的东西,谁就可能砸了另一批人的饭碗。你要弄出柴油机来,那么研究蒸气机的几百个课题凭此混饭吃的人士可就失业了。但是部分这样的人士担当了评审柴油机要不要代替蒸气机的关键职位,柴油机要代替蒸气机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一个崭新的力量正在打破这个沉闷的局面。某些真正有自己的实力的精华人物,他们的财力即非国家经费也不是银行贷款,而是真正的科学技术发挥的第一生产力的结果。这些人直接介入高科技的武器装备研究,最后以实验数据-靶场结果说话,成则军队拿走,不成则自担损失。这种新模式下,军队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周北岳了解,这个崭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