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两线作战985-986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能高的航速通过接近海域,航渡中遭到打击是很危险的事。但是第一两栖坦克军用的是清一色的中岳级“两栖界面”概念的最新型两栖坦克,所谓两栖界面概念武器,指的是作战平台在两栖或三栖界面上行动,由以避免任何一栖武器的打击,游走三界外就不受三界之管,不在五行中就不遭五行之灾,并且,还可以发挥自身火力打击敌方。

  属于三栖界面概念武器的典型例子就是同属于中岳集团设计的9级潜艇,除了水下潜航水面浮航,还能够掠海飞行,这就彻底规避了传统反潜武器的打击,而且用反飞行器的武器打他也打不着。两栖界面坦克也属于界面概念武器,车体以浮板承载大部潜没于水下,水面之上只露出一个炮塔,看似简单,却因为概念先进,使得三栖的武器都打不着鱼雷很难打中,因为坦克的水下车体太小,而且不符合现行反舰自导鱼雷的任何一种制导寻的模式,在鱼雷的主动声纳看来,数百辆上千辆坦克的反射点声源或者合成一个巨大无匹的目标,或者散布成星星点点的微小目标,前者打不准,后者会被当作水下生物/杂物反射波排除;在鱼雷的被动声纳听来,数百上千个螺旋桨噪声散布于海面,打哪一个?鱼雷计算机不是人脑,这种情况下它会陷于无法瞄准的境地;红外寻热辅助导引也碰到同样的问题,并且两栖坦克的浮板与军舰舰体不同,它是不热的,也阻隔了上面的坦克动力舱;至于鱼雷的磁遥感制导头对泡塑浮板和尼龙陶瓷微粒车体的两栖坦克是感不出什么来的,碰触引信和近炸引信不值一提,并且,从军事经济学的根本意义上来说,一枚远程自导鱼雷的造价是两栖坦克的5-0倍,这就从战略对抗的意义上排除了鱼雷作为反两栖坦克武器的基本可行性,而且,运载远程自导鱼雷的平台——军舰和潜艇所能运载的鱼雷数量都无法和两栖坦克的数量相比拟,在坦克炮的射程内,军舰又无法接近坦克群到常规鱼雷的射程之内。

  要用攻顶类反坦克导弹打两栖界面坦克也是不行的,因为反坦克导弹无法制导瞄准水面上米方园的炮塔;直升机或者别的飞行器飞过来垂直攻顶是时髦的办法,不过直升机怎么飞过来?上千发同时射出的车载导弹在千米距离内构成无可逾越的防空网,而超出000米距离后,飞机要打击坦克炮塔露出水面的那一点点目标是很难实现的;炮击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手段,不过,制导炮弹因为同样的原因无法瞄准,非制导炮弹要想打中这么小的目标实在很难,想当初百万雄师过长江,对面也是国民党的炮兵,几百门大炮以非制导炮弹打帆船那么大的目标,还是拦截不住。除非对方有中岳级离心炮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