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1_石油咽喉保卫战(修改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全军倒也不一定是一个国家的全部军队。指得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能够动用的全部军队,这可能是一个旅也可能是几个师加上一些空军部队一些支援单位等等。思想上仍然是“全局劣势下的局部优势”的思想,这个思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导出“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时过境迁,原理不变,不对称打击的原理不变,战术上却反应为以少胜多,一个营与你全军相当,两个营就是兵力优势了。也是一种以数量制质量。

  怎么样让一个营与其全军相当?刘教官给了个标准对方相当于一个美军师加上同级的空军部队支援,能够动用2000公里范围内二十多个营级作战支援单位包括雷达导弹单位,不使用核武器,陆军主力分布在一块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地形条件按中东沙地条件,核心是在中央的一个大型军事基地,进攻方要夺取并稳固占领这个军事基地为胜。大家立即估量出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

  第一场图上演习,设想我方卫星已被对方破坏了,没卫星可用,进攻方用两个连8个格子沿着一条指向核心阵地的攻击轴线交替攻击前进,数字化单兵先头渗透,传感器抛射到数字化单兵前方5-0千米范围,无人机和悬浮单元也打上去,当然,前方5千米内对方的大部分目标都被发现和锁定,然后就被一发发55制导炮弹摧毁,天上飞的和地面跑的都好打,隐蔽在一点的和坚固地下工事费点事,要多用上几发。攻击轴线宽度约为30-50千米,不断前伸发展,伸进去30千米后,守方组织了3次反击,第一次被顺利击退,也没什么可退的,反击的3个装甲营都在接近攻击轴线到30千米以内时就被干光了,第2次,守方动用2000公里范围内的中远程导弹部队做远程精确打击,不过发现打不准,数字化单兵很难被发现,55炮车是尼龙车身主体,雷达发现不易,发现了也难以锁定,又不断运动,好容易锁定一次,导弹在上千公里的飞行过程中,炮车就远离了原位置,新位置雷达又锁不住了。守方把2个短程导弹营运动到55炮车50公里射程之外,夹在攻击轴线两侧不断轰击,每次都是一个营数十发导弹成群发射打一个目标,效果还是有限,因为导弹无法发挥弹载主动制导,临近时导弹自己不能找到目标,那辆炮车的金属反射特征很小,又是冷发射没有炮口红外特征,依靠数十公里外的雷达被动制导无法锁定,飞进来的无人机想飞到炮车头上来个垂直制导锁定,无奈个头不小都被地网发现随即被数字化单兵的50制导枪榴弹干掉了,少数突进来的被炮车的致盲激光器烧坏了电子器件,守方很快得出结论无人机只要被发现就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