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不要看 本章无小说内容_快穿之炮灰反攻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真传开啦。直顶和申都坐了中堂啦,私下里还有人管他叫蜡头儿哪!

  另一位是汉中堂、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天官、左都御史——刘墉。

  那位说了,刘墉的外号儿我可知道,他叫罗锅儿!

  您还真说错啦。这刘墉并非罗锅儿,不罗锅儿。要真是罗锅儿也入不了阁,当不了中堂。按清朝的规矩,凡六根不全——有残疾的人,不能当官儿。刘墉什么官儿啊?当朝一品,文华殿大学士、汉中堂。能是罗锅儿吗?真要是汉中堂罗锅儿,那满中堂呢?缺胳膊,皇上没鼻子,娘娘一只眼!那就不是大清国啦,该改“残废院”啦!

  刘墉他那么大的官儿,哪能是罗锅儿呀!

  那么,为什么都管他叫刘罗锅儿呢?这里边儿有来历。是因为皇上封他为“罗锅儿”。封官儿有封罗锅儿的吗?他……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讨的。说了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因为刘墉这个人,能写会画,学问好。老趴桌子上念书写字,天长日久,哎,就有点儿水蛇腰啦。有一天哪,他上殿见皇上,往品级台前一跪,乾隆一瞧,顺嘴儿说了一句:

  “刘墉,你这么一跪着,不就成了罗锅儿了吗?”

  刘墉一听这话,赶紧磕头:

  “谢主隆恩。”

  皇上一愣:

  “嗯?你谢什么恩哪?”

  “谢万岁封我为罗锅儿。”

  乾隆乐了,说:“嗨,封你罗锅儿,有什么用啊?”

  “有用,臣我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的俸禄。”

  这是怎么回事呢?清代有个规矩,皇上亲口封一个字儿,每年多领一万两银子。就拿光绪年间的西太后来说吧,她每年得领十六万两的“胭粉银”。十六万两银子全买胭脂粉,还不把人埋起来啦?名叫“胭粉银”,不一定专款专用!因为已经封她十六个字儿啦,就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一个字一万,十六个字,十六万两银子。

  今天哪,刘墉谢恩,说皇上封他“罗锅”,罗锅——俩字儿。哎,每年能多领两万两银子。乾隆一听,噢,是这么回事儿啊。心说,我有钱,也犯不上这么花呀!皇上要跟争辨:

  “刘墉,联并非封你为罗锅儿。我呀,就这么一比方,说着玩哪。”

  刘墉说:

  “万岁,君无戏言,您说的话不能不算,如果这句不算,往后您说的话全不算!”

  皇上赶紧说:

  “算,算!”

  您想,皇上说了话不算,那不就反了吗!算是算了,每年得多花两万两银子。

  乾隆一琢磨,我跟他还真不能随便说话,说了个“罗锅儿”,让他讨了封啦,我两万两银子没啦。这钱不能这么花呀,嗯,……这么办:

  “刘墉,大清国祖制所定,六根不全,相貌丑陋之士,不能为官。你既讨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