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6章 涮羊肉(上)_汉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涮羊肉(上)

  在很多年前,曾经有一个大文化人说过一句话,杨川认为,那个老流氓说的很到位:这全天下啊,与厨子这个职业最为相近的,便是青楼女子。

  同样是让客人看的,称之为‘色’;让客人闻的,称之为‘香’;让客人舔食的,称之为‘味’,正所谓、色香味俱全也。

  两者唯一的差别,就在于厨子的究极目标是让客人空腹而来、满肚子回去;青楼女子的究极目标,则是让客人满载而来、弹尽粮绝的滚蛋。

  一言以蔽之,曰:‘食色性也……’

  ……

  在大汉帝国吃涮羊肉,其实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每到冬天来临,那些豪门世族和权贵们最喜欢干的就是涮肉。

  对了,还有饮酒、赏乐、观舞。

  差不多就是刘皇叔那一句‘接着奏乐、接着舞’的既视感,让杨川想起来就嫉妒得牙痒痒,听说大汉舞女都不穿打底裤,这让他多少有些期待啊。

  至于吃食么,还是算了吧。

  汉帝国的人牙口好,肠胃好,身子骨也很硬朗,什么死驴烂马、鼠肉猫肉的都敢炖了吃,除了寿命短、疫病频发外,好像也没什么大事。

  对于这一点,杨川很能理解,在一个普遍饥饿的年月里,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不高,追求的是营养、油脂和饱腹感。

  至于说会不会吃出什么毛病、会不会死人,倒在其次……

  当杨川走下烽燧,开始操持涮羊肉的时候,三名关中汉子的脸上露出富足而满意的笑容,忙前忙后的,恨不得将这个少年人当成亲爹侍奉。

  老崔头儿也很忙,提水,劈柴,按照杨川的要求,将两只青羊吊在一个木头架子上,用一把老刀子慢吞吞的切削着肉片,神情木讷。

  杨川却显的很悠闲。

  他打开自己的行囊,随手往清水汤里丢了七八样佐料,无非就是一些葱、姜、野蒜、大枣、党参、野枸杞和一丁点儿花椒粉,让汤汁保持一种半透明的状态,却已然香气袭人。

  涮羊肉的秘诀是汤要清,料要精,肉要薄,蘸料要鲜香,汤中绝对不可放盐巴,这一点有很多人就搞错了。

  在杨川看来,汉帝国的那些皇室和贵族的‘涮肉’,基本上可定义为大烩菜,既不好吃也不讲究,肥肉腻而腥,瘦肉嚼起来就像木柴。

  调制完清汤,他这才开始调油碗和蘸料。

  这一步看似神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技巧,不过就是备好胡麻油、羊脂、野葱、蒜泥、香菜末等小玩意儿,根据个人口味自己捯饬就行了。

  反正没有芝麻酱和小米椒,这油碗蘸料基本上没有什么灵魂。

  在后世当厨子,调制油碗蘸料时讲究的是鲜香与地道,很让人苦恼的是‘众口难调’,很考验一个大厨对油盐酱醋糖的把控和理解。

  但在汉帝国,就一个字:重口难调。

  重油脂喜肥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