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_响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朔并不正面回答杨乃春的问题,反而提起一桩旧事:“芳时还记得,我们与宋士光,是如何决裂的?”

  提到这一茬,杨乃春就咬牙切齿:“哼!宋士光,没用的废物!都打进皇宫了,还想着给那南朝老儿俯首称臣,说什么只要块封地就撤军!若不是将军你执剑压着他,逼他坐在龙椅上称王,我们如今都该作南朝人刀下的亡魂了!”

  齐朔单手支颐:“这倒是次要的。要紧的是破坏了我原先的计划。他但凡多一点血性,愿多予一些实惠,给那些一直追随他入京的兵马。他们也不会转投我帐下。宋士光手下这些人,又多又混乱,全凭着一口官逼民反的义气,加之南朝软弱,才得了势,进了京。却生生把我架起来,白费三年,尽用在杀平北方士绅,这种不必要的麻烦事上了。”

  “若是按原定之计。我们与士绅先结盟,借宋士光的手下,敲打这些富得流油的老财主,既能放他们的血,不断搜刮油水,供养军需,又能用上旧朝原来的兵力。“

  “好在运气不错。人都杀得差不多,燕北的蛮人,也没来得及趁火打劫。顺利空出了余田,宋士光从河间应天一路走来,越卷越多的那些累赘,终于不用再养,能放回原籍归田了。”

  ”可惜旧朝有训的兵士打没了。我们手上的人马,虽有一部分算练出来了,不再是不成事的流民。但经验还是偏少了些。”

  杨乃春听着,感慨良多:“刮骨疗毒。凶险也值得。”

  齐朔:“确实,我们这几年,若不计得失,也算是为百姓伸目的正义之师。”

  “如今向南,也可继续选择做义军。杀尽南人,重量土地。只是南方安定,振臂而呼,又有多少百姓愿意跟随呢?不跟随的百姓,你杀是不杀?江南大儒再出面痛陈国难,叫他们报国,你猜,他们听还是不听?”

  杨乃春沉默许久。

  他看上去有许多想说的话。

  只是千言万语化为一句:“呵,书生。书生!”

  齐朔笑:“可书生最有钱。有出息的结党营私,没出息的还能免纳徭银,你气不气?”

  ”也最会骂人呢。文章满天飞,我遗臭万年。“

  杨乃春猛地站起身,失态道:”将军!“

  齐朔拍拍他的手,示意他坐下:

  ”不杀,也有别的法子。“

  ”其一,我们只要平江府四县,不取尉陵。至于自尉陵往南之地,我们便学蛮人的做法,只劫不占,暂且先同南人划江而治,迫其交岁币,纳岁贡。“

  ”其二,在南方也用我原先的办法。硬打不下,便拉拢一部分人,等他们主动迎我们进尉陵。统一南北后,再慢慢拔除南朝的旧人“

  杨乃春似乎明白了齐朔的意思,转过了脑筋,不再同方才一般流露情感,反而公事公办起来:

  ”末将受教。既如此,我建议,待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