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孙希及笄成大礼_国公府的小媳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了,长房只留下两个嫡女。

  这顺位继承,齐国公的爵位以后自然就落到了齐明昊的头上,这下孙宁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齐国公府的宗妇。

  这齐国公府嫡次子的丈母娘和未来的齐国公丈母娘,那身份地位,大了海了。

  卢氏乐得差点在后宅放鞭炮庆祝,但想了想这种行为好似不太厚道,恐怕为人诟病,只好心里偷着乐,嘴上说着:“哎,可惜了齐国公的大爷。”

  身体却很诚实,第二天去库房,拿了十匹散花绫,亲自到庆国公府上,送给白氏嫂嫂。

  散花绫在世面上号称“值万钱”。

  听闻一个高级绣娘60天不停劳作才能织成一匹,散花绫纹饰精美、花色丰富,向来是京中贵族之家争抢的布匹,卢氏也是花了不少钱,托了不少人情,才得了区区二十匹。

  如今送给白氏10匹,算是出了大血。

  忠勇伯府长房的嫡女孙琼,嫁的也不差,孙希听母亲说,允良为孙琼寻访了好几个王公贵胄的公子,各人人品,家世家风。都细细打听了,最后才敲定了徐国公府的嫡次子。

  至于孙瑶,嫁的却有些不堪。她原本是要被李氏和卢氏打死的,允良念着她是大哥遗留的血脉,才竭力保住了她的命。

  当年孙琼守丧期满三年嫁到了徐国公府,没两年,孙瑶也及笄了,那时候孙希十二岁,因着卢氏的经营,在京中已颇有贤名和才名了。

  孙瑶因是庶出,虽然生父是忠勇伯,但在这嫡庶尊卑无比讲究的朝代,上门提亲的人里,没有有爵之家不说,便是当官的,最高不过杭州的刺史大人,而且还只是个嫡次子。

  秦姨娘很不满意,跟李氏卢氏闹了好几回,还让卢敏帮她跟允良使使力,孙瑶好歹也是他大哥的血脉,她知书达理,品貌双全,为什么不能嫁入京城的有爵之家?

  卢氏气得不理她,李氏罚她跪了家祠。

  后来,孙瑶居然听了秦氏的唆摆,换了丫鬟衣服外出,想凭着美貌跟京中贵族公子来个意外邂逅。

  她去了那些公子哥儿经常举办诗会雅集的福宁寺附近,假装无意误闯了诗会,还做了几首诗,谁知这些诗被有些登徒子传了出去,说是孙家女儿所作。孙瑶什么都没得到,反而惹了一身骚。

  那时候孙府还有三个待嫁女儿,一个是最尊贵的嫡女孙希,另外两个就是已经及笄的庶女孙瑶,还有小孙希几岁的孙蔓。

  卢氏气得要打死孙瑶,以全了孙府众女眷的名声。

  李氏也恨得不轻,打了秦姨娘一百大板,扔到了乡下的庄子,让她自生自灭。

  孙希本着现代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觉得孙瑶行为虽然欠妥,但罪不至死。

  允良和老太太商量了下,把孙瑶送到古韵庄,对外只说孙府将坏了名声的姑娘打了一百手板子,眼下她手已残了。

  外面风传孙府家教森严,府里外出的姑娘被人看了颜色,便受了家法,致了残,听说还是个不本分的姨娘生的庶女。

  孙希知道,这些传言,都是卢敏使了钱的。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世人,对于别人家的‘好行为’,总是怀着恶意,不屑不信懒得传的。

  去年,赵妈妈告诉孙希,老太太做主,把孙瑶嫁给了乡下一个地主,做了填房。

  老太太还与她说:“孙瑶品性已坏,在乡下的小地主之家犯了错,我们家还能压的住。”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

  有此前车之鉴,卢敏更加严守门户,严厉训斥孙蔓,但训了没几次,她就偃旗息鼓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