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为天下耳_大叛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了,而今这天下大明朝廷干的着实不错,其他的不说仅仅江南一地更不是往日可比,我虽为夫子足不出户,但也略知一二,我等读书人不就是愿见这太平盛世么?”

  嵇曾筠的感慨不是没有道理的,江南一地利来富裕,在满清时期就是财赋的主要来源。

  从这点来看,似乎江南在满清时期很是重要,而事实也是如此,但真要以地方的百姓而言,江南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相比其他省份反而困难许多。

  之所以会造成这个原因道理也很简单,一来满清得了天下后必然要安抚地方,但天下各省真正有钱的并不多,尤其是西北、西南等地财政收入极少,如遇到天灾更是赤字。

  至于江南就不同了,利来江南就很富裕,农桑发达,是朝廷主要赋税来源之地。所以为了安抚人心,满清时期对于江南的赋税是极重的,江南赋税占了全国超过一半的比例,而收上来的钱除了满足满清自身的需求外,其余都贴补给了其他省份。

  除了这个原因外,当年南明时期江南对于满清的抵抗也是最为激烈,这让满清对江南时有防备,所以也特意加重了其赋税比例。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江南百姓日子并不好过,就连一些富商也时常被满清阶级敲诈勒索。

  当年袁奇和朱怡成之所以能在江南起义,这同样是一个原因。嵇曾筠自己就是江南人,对于江南的情况自然是了解的,而自大明复兴后,现在的江南日新月异,虽然每年上缴的赋税数额比之前还高,可这些赋税却并不建立在剥削百姓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大明朝廷鼓励工商,大开商贸,让江南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省份同样也得到了不断发展,朝廷在江南的赋税压力更减轻了不少,如此朝廷对于江南的反馈也是不断上升。

  这些,嵇曾筠是深有体会的,他虽然心中对之前的满清还是有些感情,可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大明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远比之前要好许多。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不是满清能相比的,而且整个天下已有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这个盛世同所谓的康熙盛世相比更是远超甚多。

  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在乡间的嵇曾筠心态也渐渐有了改变,从一开始对大明的抵触变成了好奇甚至亲近,这些年来嵇曾筠除了教书育人外,也一直观察着大明的施政情况,最终也不得不承认大明的确比满清强得许多。

  这一次吴慎余前来拜访,在高兴之余嵇曾筠很快就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黄河北岸的事就如嵇曾筠所言他已经知道了,这么大的事以大明现在的信息传播很快就传到了江南。对于具体情况虽然嵇曾筠不在现场,可通过只言片语却也能推断出一二。

  在嵇曾筠来看,简望川是一个合格的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