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7章 绿色金条_许大茂的妖孽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群众中爆火的催化剂。

  规定一盆君子兰不得超过200元。次年又开征交易税,此为举国第一例。

  相关部门很快察觉到这一变化,也及时转变了态度,开始大力发展君子兰产业,于是便有了“市花”和“窗台经济”。

  有上级支持,群众原本就很鼓噪的热情,瞬间攀上了巅峰。

  珍品君子兰的市价超过万元甚至10万元,价格往往是当时市里人月收入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君子兰被称为“绿色金条”

  国字号的领导亲临花展,省市领导亲自指导养花,范曾为君子兰作画,启功为君子兰题字,侯宝林来演出都得讲一段关于君子兰的笑话讨好观众。

  全市的报纸副刊都叫君子兰,挂历一年连封面十三张全用君子兰彩照,连电视节目都用君子兰做片头。

  机械厂更是号召职工走君子兰致富道路,1700多名职工家家开养。

  还有一家洗衣机厂投资数十万,在办公楼顶上盖了600平方米空中温室……

  后世提起这件事,总说全民热炒,其实就是扯淡。

  这年头普通老百姓能有几个钱?

  按照84年的年人均收入计算,有可能特么在工资不涨的情况下,打工十几年才能买得起那些品相好的君子兰。

  真正热炒的是某些机关干部,养花大户,国企,以及港商外商!

  “不成,我还是把这花给邱大姐他们还回去。”程小繁想了一下,还是觉得10万块钱有些心疼。

  家里虽然不缺钱,但是也不能为了买两盆花就花费这么些钱啊。

  “你喜欢就留下吧,不然你存折里的钱放到储蓄所都快生虫子了。”

  虽然许大茂清楚在今年的6月,君子兰就会迎来它的黑色之夏,这种资本的炒作会被相关部门阻止,一些人甚至会接受调查。

  从6月起,君子兰也将变得不再值钱。

  可谁让现在程小繁的眼中透露着喜欢呢。

  有钱难买心头好,多花那点钱都不够许大茂股市资本跳动一丢丢的零头。

  虽然许大茂对这东西再过两个月就不值钱的事情清楚得很,但是他也豪不介意为了程小繁花点“冤枉钱”。

  程小繁立刻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执意要把这两盆君子兰送回去。

  “储蓄所的钱,以后我还要给女儿留着呢,还是把这两盆花送回去吧。”

  好说歹说都不行,最后两盆君子兰还是被程小繁送走了。

  许大茂觉得自己其实还是挺高尚的,面对价值十数万的财富都不为所动,这人品杠杠的~

  但他也是因为现在有钱的关系。

  如果现在他没有那么多钱,这两盆花他肯定直接留下,然后去长春换钱...

  半个小时后,程小繁回来,身后跟着一对看上去比许大茂还要大一些的夫妻。

  这对夫妻二人,各自抱着一盆君子兰,脸上的表情很是局促。

  可能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