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八章 烽火狼烟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假山,比我这个还壮观呢,那个也是血山?!”

  赵元杰这话说得没错,“是时太宗亦为假山”。姚坦顿时哑口无言,面如土灰。他不知道太宗也在修园林造假山,讽刺当今皇上可是杀头之罪。

  姚坦的话,很快传到太宗的耳朵里。太宗思考再三,觉得姚坦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下令立即停工,将造了一半的假山全部拆除毁掉。同时对姚坦敢于直言,进行褒奖。

  太宗曾召见姚坦,对他说过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诸子生长深宫,未知世务,必资良士赞导,使日闻忠孝之道,汝等皆朕所慎简,各宜勉之。”

  姚坦是太宗为自己的儿子亲选的老师,让他监管自己的儿子,如今儿子有错,断然不能打老师的屁股。

  姚坦,字明白,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定陶)人。开宝年间,以《尚书》进士擢第,补将陵尉。历任隰州推官、将作监丞、知浔州。太平兴国三年召还,为著作佐郎、唐州通判。

  姚坦性格耿直,身为益王翊善,尽职尽责,逢过必纠。

  司马光的《涑水记闻》载,益王赵元杰未出阁时,每有过错,姚坦都及时进言劝谏。王府里上下对姚坦都有抵触情绪,就唆使益王装病不上朝。

  太宗每天都派太医前去探病,过了一个多月,不见病愈,太宗甚是担忧,就将益王的乳母叫来,向她询问病情。

  乳母道:“益王本无病,皆因姚坦的管教严励,益王不能自由行动,闷闷不乐,故称病。”

  太宗闻听此言,勃然大怒,道:“吾选端士,辅王为善。王不能用规谏,而又诈疾,欲使朕去正人以自便,何可得也。且王年少,必尔辈为之谋耳。”朕选拔端正之人做益王的随员,是想辅佐益王成为良善之贤王,如今益王不但不能接受规劝,还装病,这分明是想让朕把他身边的正派之人赶走,自己好为所欲为,朕如何能这样做!益王年少,未必能出此下策,必定是你们这帮人帮他出的主意。

  于是命人将乳母拉至后苑,罚打数十藤杖,益王再也不敢装病,第二天乖乖上朝去了。

  下朝后,太宗将姚坦招来,安慰道:“卿在王府,能以正为,被一群宵小之辈嫉妒,大为不易。卿照直了做,不必担心谗言蜚语,朕必不听。”

  蜀地在益王赵元杰的治理下,并没有出现百姓安居乐业、物阜年丰的繁荣景象,而是民怨沸腾,烽火四起。

  李顺带领义军第二次攻打成都,樊知古与郭载,护送益王赵元杰,退到东川。得知赵元杰平安无事,太宗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淳化五年(994)二月,任命赵元杰为淮南、镇江等军节度使,改封吴王,让他取道长江,直接到扬州去赴任。

  樊知古擅离职守、治理无方,太宗认为他保护赵元杰有功,给予特别宽恕,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