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三章 河东鏖兵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军很快夺取汾河桥,直抵太原城下,焚烧延夏门。刘继元震怒,褫夺杨业、冯进珂二人的兵权。

  十月,赵匡胤遣使到太原送去诏谕:若刘继元归附,可授平卢节度使;宰相郭无为可授安国节度使。郭无为得诏后异常兴奋,劝刘继元向大宋称臣,刘继元不肯。

  十一月,辽军兵马总管塔尔率大军驰援北汉,逼近太原。宋军为了保存实力,撤兵回师。

  开宝二年(969)二月,大辽皇帝“睡王”耶律璟被弑身亡。二月初八,赵匡胤任命李继勋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侍卫步军指挥使党进担任副手,曹彬为都监,出兵北汉。

  三月,宋军包围太原,杨业率数百精锐铁骑袭击宋军,被宋将党进所败,杨业败回太原城。

  六月,杨业随郭无为率兵突围,坠马伤足,再次退回城中。不久辽朝援兵到来,宋军再次撤退。

  杨业对刘继元建议道:“契丹贪利弃信,他日必破吾国。今救兵骄而无备,愿袭取之,获马数万,因籍河东之地以归中国,使晋人免于涂炭,陛下长享贵宠,不亦可乎?”刘继元不从。

  《宋史》中提到宋军几次与杨业交锋,全是以杨业的失败而告终,虽然如此,宋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续资治通鉴》中,提到杨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后,杨业还在坚持战斗。

  杨业自幼生长的麟州,备受游牧民族的侵扰,深受其害,印象深刻。跟随北汉皇帝刘崇后,一直干的是戍守胡汉的边防工作。

  《辽史》中,辽将耶律斜轸曾经责问杨业道:“汝与我国角胜三十馀年,今日何面目相见?”由此可见,杨业在北汉时主要的对手是辽国。

  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杨业为北汉戍边,经常与来犯的辽军刀枪相见,三十馀年未有败绩,为自己赢得了“杨无敌”的美名。

  如果说,杨业一生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他加入大宋的身份是北汉降将。

  五代时的节度使,一般都加中书令的荣衔,因此,杨业又被称为杨令公。杨业有三十六路梨花枪的绝技,按理说,他使用的兵器应该是梨花枪,民间传说的杨业使用的是大刀,人称“金刀令公杨继业”,评书《杨家将》中称他为“老令公杨继业”。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巾帼英雄佘赛花

  杨业的妻子,《杨家将》故事中的佘太君,原名佘赛花,太君是封号。佘太君并不姓佘,而是姓折,佘太君即历史上的折太君。

  折家属于党项族,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大族,自大唐时起就一直居住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地区,成为当地的将门豪族。

  折家八代为将,折太君的高祖折宗本、曾祖折嗣伦、祖折从阮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