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章 赶集_如此深爱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煮饭、炒菜、煲汤都是用柴,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备足木柴。

  “爸,什么时候赶集?”

  “今天。”

  “我想去。”

  “刚好你妈今天要去集市上买一些过年吃的东西。你们娘俩一路有伴。”

  赶集是乡镇之间普遍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或3天一场,或5天一场,或7天一场。有分上午赶场,也有分下午赶场。

  每到市期那天,市集上百货皆聚,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有的出卖自己多余的农产品,有的买进自家所需的东西,也有的趁此机会约亲友办些事,也有的只是去看看热闹。

  小时候,许印子姐弟三个最喜欢妈妈去赶集了,因为他们的妈妈与别人的妈妈不同,家里虽然穷,但是妈妈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小小愿望,所以只要妈妈去赶集,就一定会买一些瓜果、零食回来给孩子们吃,这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是难得的奢侈。

  那时候赶集没有公交车,全靠双腿走。妈妈总说,每次赶集回来的路上,都想着能走快点,这样三个孩子就不用眼巴巴的在路口等太久。

  有时候,小小许印子也会跟着妈妈去赶集。从家里到集市约五十分钟的路程,一点儿也不觉得走得累,因为集市上有各种各样吃的和玩的,虽然不能买,能去看看也是好的,但是妈妈每次都会买两个冒着热气的糖包给小小许印子,小小人儿跟在妈妈的后面,一边高兴的吃着糖包,一边应接不暇的看着集市上各式各样的玩意儿。

  许印子想着马上就要去体验儿时那种赶集时的纯真快乐,不禁加快自己丟木柴的动作。

  吃完早饭,胡玉珠带着许印子约了几个邻居家的伯母、婶婶一起去赶集。现在从家里到集市不只是步行,还可以选择坐公交车。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家,为省1元车费,维持着步行的方式。

  许印子她们一行人坐公交车。当车子行使在乡村马路上时,许印子用心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找寻儿时的记忆。

  到了集市,集市如往常般热闹,有自己种的菜拿来卖的,有自己养的鸡、鸭、鱼拿来卖的,有自己做了豆腐、腐竹拿来卖的,还有菜贩、商贩…各种物品,应有尽有。

  许印子还记得,她小姨二十岁左右时,外婆要她把自家多余的菜拿到集市上去卖,小姨死活不肯,她觉得一个大姑娘到集市上去卖菜丢人。没过几年,她结婚了,嫁到了邻村的一户人家。

  有一次许印子在集市看到小姨提着一篮子鸡蛋在卖,很是惊讶。胡玉珠就说,这有什么好惊讶的?嫁作农村妇,上有老,下有小,都张口等着要吃饭呢,哪还管什么面子不面子?所以你要好好读书,摆脱身在农门的命运。

  胡玉珠虽然小学没有毕业,但讲起道理来却是一套套的。她的三个孩子都考上学校,走出去读书,与她从小对孩子们的教育不无关系。

  “妈,小时候吃的那种糖包,还能买得到吗?”

  “买得到呀。”

  “那您买给我吃。”

  “可以出嫁的人了,还像小时候一样嘴馋。”胡玉珠数落许印子之后,把她带到之前的那家包子铺,买了两个热气腾腾的糖包给她。

  许印子拿起其中一个糖包迫不急待的咬了一口,嗯,还是之前的味道,一点儿也没变。

  ------题外话------

  新书期,求推荐,求收藏,求点击。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