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七章被忽视的一群人_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税一的地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样做了,就会让百姓忘记了还有国家的存在,就会大大降低我们的政治基础——里长制。

  不收农税,里长们便没有统治地方百姓的基础,如果,里长制度被破坏了,我们到时候哭都没有眼泪。

  没错,汉朝时期确实算得上轻徭薄赋,国家规定一年只收百姓所得的十五之一,实际上收取的只有三十之一,汉景帝时期甚至十一年没有收过农税。

  可是,你算过汉朝时期的兵役,力役,针对成年人的算赋,针对儿童的口赋了吗?

  把这些算上,汉朝的税赋比我大明重了百倍不止!

  仅仅一个兵役,就占用了全天下男丁大半的时间,口赋一年二十三钱,算赋一年六十钱,

  我大明重税在商,农税已经低的不能再低了。

  陛下现在应该考虑如何把压在手里的东西花费出去,而不是在这里嘲讽微臣。”

  “拿去修路啊——”

  “今年正在整修的道路,足足有三万七千余里,再多,就会影响民生。”

  “修铁路啊——”

  “铁路今年已经布置了两条,宝成铁路,洛燕铁路都已经展开了,我们没有多余的技术人手再拓展新的铁路了。”

  “那就造船,造铁甲巨舰!”

  “十六艘铁甲舰正在修建中,其中,连笔下期望的蒸汽巨舰也在试验制造中,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能力。”

  云昭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走了两圈之后道:“我们真的已经到了钱多的没地方用的地步了吗?”

  张国柱摇摇头道:“不是的,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有些过剩,比如粮食,比如钢铁,比如水泥,比如牛羊肉,乳制品很多东西都是如此,我还没有说瓷器,丝绸,纸张,这些可以海贸的东西。

  百姓们也并非富裕到什么都不缺的地步,相反,他们什么都缺,只是因为粮食的价格掉下来了,饲养的猪,鸡鸭鹅的价格掉下来了,他们没有过多的钱购买别的东西了。”

  听张国柱把话说完之后,云昭沉默了片刻,他终于明白大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可题了——那就是工业,商业生产的进程,远远超过了农业的生产进程。

  从而让这两者的前进速度不再匹配,没有办法再行成一个闭合的循环圈子。

  这个可题的后果便是,工业,商业,大量的产出,以农业为主力的大明人因为投入产出比低的缘故,跟不上她们的步伐。

  张国柱见云昭在思考,他就从点心盘子里找了一块顺眼的,放在嘴里慢慢地嚼。好像把难题丢给黄帝之后,他这个国相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你们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没有?”

  云昭咬着牙低声可道。

  张国柱把剩下的糕点丢嘴里,喝了一口茶水压下去之后道:“有啊,我们一致认为,大明现在要做的就是提高农产品价格,一百斤白米半个银元得价格已经不符合现在国情了。”

  云昭道:“我记得盛世的时候粮食价格最为便宜,只有到了乱世,粮食价格才会飙升。”

  张国柱冷笑一声道:“现在,我大明人少,牲畜多,种子好,农具先进,水利设施完备,陛下还以为种田是一件难事吗?

  再加上安南人还在一船船的往大明运送粮食,草原上源源不断的向大明输送牛羊肉,乳制品,开了海禁之后,人们又开始耕海牧渔。

  全大明受到冲击最厉害的便是农夫!

  他们除过种地之外再无所长,在粮食不值钱的时候,自然就成了弱势人群。”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