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四尺玉(14)_凶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凶契”查找

  吴老师呵呵一笑:“无论授课也好,传艺也好,师父都不可能毫无保留。尤其金鱼池的郭氏瓷器,更不可能将配方和核心技术透露给外人。所以,在本地做出优秀陶瓷作品的往往都是郭氏传人。”

  金鱼池作品在这里出现,更加让青岫笃定,金鱼池与四尺玉、权凤春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后面的几间展厅里,就是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了,有画作、雕塑以及一些材料和造型都很另类的作品。

  青岫把每一件作品都拍摄下来:“有些学生是不是没有用真名?”

  “现在的学生们都很有个性,学艺术的就更先锋一些,有些人用的是笔名,有些人用的是英文名字,还有人用的就是个另类的网名。”吴老师对此类现象见怪不怪,“如果你们对哪件艺术品感兴趣,我们可以从班级追溯到个人,这个大可以放心。”

  青岫看着眼前的一件白色雕塑作品,整体看就像个面口袋,但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要挣扎着出来,作品的名称是《破茧》,作者名字是蝴蝶锦衣卫,是99级雕塑班的学生。

  “有些先锋作品确实很有意思,我们这本宣传册完全可以做得厚一点。”

  吴老师听了这话很开心,引领着青岫欣赏墙壁上的画作,毕竟这次合作主要是和绘画软件有关的,吴老师希望对方能看到学校绘画人才的实力。

  或许因为一路看了太多作品,几乎每件作品都彰显着它的个性和魅力,青岫渐渐有些看花了眼的感觉,此时除了把每件作品都拍照外,另外还刻意留意了每件作品的作者标签,以及含有绳子、岭南或者巷子等因素的作品。

  并没有看到绳子和巷子,岭南风情的也几乎没有,只有一幅关于鼓浪屿的油画,但作者是另一个名字,和权凤春一个字都不挨着。

  青岫盯着作者标签,上面显示作者是77级绘画专业的学生,不觉问道:“这位作者是鼓浪屿本地人吗?”

  吴老师看了看这个名字:“卫桦,好像是河北邯郸还是哪里的,这是当年的优秀学生,后来留校当了几年老师,然后就去天津发展了,好像发展得不错,办过画展出过画册,每年都会给老校长邮寄天津麻花。”

  “这是一位女艺术家吗?”青岫觉得仅从卫桦这个名字看不出性别。

  “对,是位女士!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吴老师有些好奇。

  “我也不懂这些,凭直觉。”青岫只是觉得这幅鼓浪屿的作品很细腻,更像是出自女性之手。

  吴老师很是赞赏:“您很有艺术鉴赏力啊,卫桦老师是一位很有风度的女画家。”

  青岫进一步问道:“77级的学生,就算学满三年也才刚到1980年,在那个年代,从咱们这儿去一趟鼓浪屿挺不容易的吧。”——卫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