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30章 恶路岐(三十三)_雄兔眼迷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看,薛凌坐于上方桌前,双手支在桌子上,托着脑袋也笑吟吟看他。

  这笑容里,更像是多有赞许之意,李敬思却是心中“咯噔”,往日里薛凌倒也热情,今儿好似热情的有些过头,他总觉得哪哪不对,陪着笑道:“什么茶,好喝的很。”

  他记起京中往来官员寒暄,不就这么回事。进门请茶开夸,然后话匣子顺着一碗茶走。

  李敬思不觉稍回头瞧了眼那茶碗,手垂着搭到膝盖上,蓦然触到个冰冷物件,惊的手一缩。

  薛凌与他到底隔着几步,人也有些懒散,没注意到李敬思这些轻微局促。见他饮了茶,久晾本不妥,她与李敬思,也确有亲近之感,调笑道:“什么好喝的很,李大哥府上好东西多了去,哄我来着。”

  李敬思跟着笑了笑,手无声的在膝盖处捋了捋将佩子顺开。正欲附和,又听薛凌道:“李大哥不必太过担忧,这事儿,是我让人去办的,尽在掌握,断不会损你丝毫。”

  李敬思当真是没反应过来这事儿是哪事儿,只听着那句断不会有损丝毫,瞬间有些感激涕零。

  皇帝肯定是靠不住的,就自己干的那些事够掉多少次脑袋。就算不干,看看那些旧臣的下场,也知道生死根本无关忠奸。

  这京中勉强能依仗点的,他自认为也就是沈家和苏凔.还有眼前个薛凌。但苏凔这会子搁床榻上起不来,沈家.不想则已,一想就来气。

  听沈元汌那意思,只要黄家能偃旗息鼓,沈家不惜压着李敬思自己认罪,大局为重嘛。牺牲你一个,保全千万家。

  他眼巴巴望着薛凌,叹了声:“也就你这里还说的上句话,我来时想了一路。倒不是真的怕当晚之事被拆穿,我怕的是.你说

  你说这胡人打起来了,那.那肯定是胡人重要。万一皇帝无论如何都要将黄家安抚下来,你说他会不会把所有罪名安在我身上。”

  这一提,李敬思又急躁起来。薛凌脸上笑意愈深,赞道:“李大哥越来越通透啦。”

  她倒是夸的真心实意,原本以为李敬思是怕当晚之事被人查出来,难免有所轻看,这会子听他说到这些,方知明显渔村出来的李阿牛,也开始懂帝王博弈了。

  那天和逸白绵里藏针的哑谜,这会子终于尽数摊开,一股脑全扎在了李敬思身上。

  壑园遣人往开青送的东西为何?一人一信尔。人是壑园的人,信是昭淑太后的信。黄府书房翻出来的那些东西,除了黄靖愢的手笔,还有寥寥昭淑太后字迹。

  循着仿了一封,恐人不信,特意盖了黄靖愢的遗印。不过这些也就是个表面功夫,书信本无凭,莫说是仿的,就算真是昭淑太后写的,送过去,开青里的人也未必就能信啊。

  虽说早早听闻黄家后辈阿斗居多,可这些年来,薛凌也没瞧见哪家儿孙真个蠢货。便是黄承宣爱的一往情深,那也不是个呆子。

  再是笔迹仿的一模一样,到了关键处,还是在于书信上的内容。一笔一划,皆是为黄家筹谋,横撇竖捺,尽是替将来打算。

  胡人兵临城下,皇帝岂敢从西北调兵?京中王爷死了一城,丧银还无处筹措,天子能让内乱发生?

  黄家十万兵马与龙椅尽在咫尺,何须叩首认罪?师出无名,那就编一个啊。黄家起兵不为逼驾,实为诛错清君侧,除佞护江山。

  错是谁,侧是谁,佞又是谁?那自然是这一来青云直上的李敬思了。

  当晚圣旨分明是命他只守不拿,然李敬思无故入黄府,时候黄府满门无活口。而城中乱军悉数身着御林卫甲衣,黄家历来与御林卫扯不上干系,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甲衣。

  相较而言,李敬思身为北城兵马司统领,深得朕意,若他动些手脚,昧下两千余件甲衣不说轻而易举,至少比黄家容易的多。

  昭淑太后不过哀思甚重,不忍生灵涂炭,更兼之被谗言蒙蔽,适才强忍冤屈,只求天下太平。

  这些事,分明是背后另有主谋,与李敬思相互勾结。若皇帝一查到底,还黄氏一族清白,黄承誉等人自然兵戈尽消,重奉明主。若不然,便是遗臭万年,亦要兵临皇城,扫清玉宇,还大梁一个朗朗乾坤。

  如此这仗,可就师出有名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