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 23 章_康熙爷竟是我同桌(清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问题在她看到帝后二人皆行了跪拜之礼的时候迎刃而解,康熙准她见皇帝不跪,但是皇帝都要跪的,她肯定也没跑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先入为主,乐臻在瞧见慈宁宫的第一眼便觉得,作为太皇太后的居所,慈宁宫整体的修缮看起来都有些庄严肃穆的气息。

  和其它各宫一脉相承的红墙,门口是一对一对金麒麟。太监宫女们立在各处,井然有序,瞧见他们来,行礼通传、端茶送水,丝毫不显混乱。

  进了正殿,孝庄太皇太后已然坐在上首,太后陪坐在她身侧。殿中间有一大片空地,应当是专门空出来让皇帝、各宫妃嫔和命妇们请安用的。

  殿内布置还是以红色调为主,应当是燃了香,味道并不重,浅浅淡淡的,闻起来十分舒适。

  “恭请皇祖母圣安,恭请母后圣安。”这是康熙同赫舍里氏。

  “恭请太皇太后圣安,恭请太后圣安。”这是众嫔妃、宫女太监,哦对,还有她。

  孝庄太皇太后看起来是位十分慈祥的老年人,乐臻这个跪拜之礼,行得倒也没那么不情愿。

  “都起来吧。”孝庄叫起之后对着帝后道,“又不是什么大寿的日子,何必如此大礼?倒是折煞哀家了。”

  语气听起来寻常,康熙却能明显感受出其中的不快,尤其是后一句。

  “区区一礼罢了,皇祖母当然受得。”他起身看向孝庄,声音带着歉意,“孙儿不孝,这些日子不曾侍奉在皇祖母和母后身侧,叫皇祖母和母后担心了。”

  三藩之事,皇祖母一开始便觉得撤藩牵涉太多,如今为时尚早,他的做法太过激进。后来,他下旨南巡,皇祖母虽觉此时南巡意义不大,却也比撤藩强,亦是支持的。

  只是,他瞒着所有人借着南巡的机会去了云南,又传出被刺杀的消息,回京路上,又在江南碰到了一伙反清复明的……

  想到这儿,康熙觉得皇祖母生气也是应该,亲手教养大的孙儿连她都瞒着,不生气他才要奇怪。

  孝庄这会儿倒没有康熙想的那么生气,一开始听到皇帝在云南被刺杀的消息时,她确实是既担忧又生气。

  不管是真被刺杀还是做戏,皇帝被刺杀的消息能传到京城来,很明显是直接替满朝文武做了决定——皇帝都被刺杀了还要忍气吞声吗?吴三桂如此嚣张,还不肯撤藩吗?

  不仅要撤,还得主动去撤。

  孝庄一边担心,一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着前朝按康熙的计划行动。好容易此事顺利过去了,皇帝又在江南出了事——这消息能这么快传过来,全靠江南离得近,外加八百里加急。

  如果皇帝真的出事,那无疑会令朝堂动荡、得不偿失,到那时,情况恐怕会比康熙继位那次更加糟糕。

  与对这些情况和康熙状况的担忧相比,那些许生气便愈发微不足道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