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二章 警讯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箭手的袭击,但刀牌数量太少,不利破阵,而长枪过多,几个老军头都想不通,一旦敌人袭近,凭一排排的长枪,如何能够克敌制胜?

  至于两翼全部是火铳手,这倒无甚可说。

  象辽东战场,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营,在孙承宗督师辽东的时候,车炮营每营有近三千步兵,两千多骑兵,数百辆大车,拥有的大炮每营就是八十八门,其中有不少是重型火炮,由孙传化在耶苏会买来大量器械,雇佣了不少西洋技师铸成交付军用,除了火炮之外,每个车炮营还有五千多支长短火铳,可以说,明军的关宁军的车炮营已经提前完成了纯火器化,明军在山海关和宁远一带训练成立的战兵营,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和敌军白刃相交的战斗。

  按当时明军高层的相法,就是一现敌踪,先用大车列成车阵,然后大炮开火轰击,接着就是火铳齐发,等敌人溃败,再用骑兵持短火铳追击。

  反正就是想打一场不对称的战争,以火器制敌。

  这个想法倒是不能说完全的错误,但致命处有两条:第一,明军因为过于倚重火器而导致了肉博训练的缺失,同时,也失去了肉搏的胆气。从将领到普通的士兵,都是如此。

  然后,便是火器的合格率实在太低,一百支火铳在上战场后,有九十九支在三枪之内都会炸膛,这样的火器谁敢装填过多的火药,谁又敢放心的瞄准击发?

  加上明军普通的训练不足,阵形不齐,一遇敌这些兵就是先慌乱了,然后乱放一通,接着被后金兵逼近,一次冲锋,明军的所谓车炮防线就彻底的悲剧,结局只能是败逃这一条路可走了。

  辽东战场和登州息息相关,当年车炮营的遭遇在场的人不少也知道。

  看向浮山营的配置,各人也都是感觉无奈,这火铳手看着多,但威力太小了。

  叶曙青叹息:“浮山营这边毕竟是军户为主,想来很难找到太多合格的弓箭手。”

  按说军户是应该世代习武,不论是骑马还是刀枪,或是弓箭,按朱元璋的规矩布置,每个百户最少有三四十户是习弓箭的才是。

  但现在这世道,军户不习弓箭反而是很扎实的理由,都指挥这么一说,众人都是点头。

  “张国华不是找不到弓箭手,又或是练不出弓箭手来。”

  众人议论纷纷,倒没有注意,刘景曜和一群属员也是匆忙赶了来。

  站在城头,刘景曜面如沉水,用极其冷峻的语调对着众人道:“浮山营靠的就是火铳克敌,在登州时就是如此……今天各位大人怕是要有一场大热闹好瞧了呢。”

  “刘大人是说……”

  刘景曜一席话把众人说的色变,那个布政司的参议脸上霍然变色,问道:“是不是浮山这里要出什么乱子?”

  “是的,”刘景曜答道:“适才张国华报我,有人勾结海盗来攻打浮山,大股盗匪,今夜必定来犯!”

  这一下所有的文官都是面皮变色,就算是武臣也有点拿捏不住的感觉。

  这里浮山营有六百多兵,而刘景曜还是说的“大股”盗匪,想来这海匪人数一定远超过官兵了。

  一想到海盗的凶恶残忍,各人都是有点腿肚子转筋。

  和响马不同,响马是活跃在各州府间,对地方官好歹卖点面子,杀官造反,惹动大军追剿就不值当了。

  但海盗横行海上,杀人越货横行不法,根本不把朝廷看在眼中。而朝廷没有水师,也无力压制,所以尽管这里文武官员众多,但海盗们杀起性子来,一身官袍能不能保命,实在难说的很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