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 示以威福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继续走高,京师里头就肯定是骂声一片了。

  “来人,将我这封书简,速投到通州。”

  “是,老爷!”

  薛国观匆忙一就,一封小简几乎是眨眼就写好了,京师粮价涨起来,肯定是存量不足,粮店一见不足,就越发囤积居奇,想打平粮价,就得先从官储上着手。

  没有官储,一切都是虚的。

  不过,薛国观心里也是明白,通州号称有百万存粮,但大半是历年的陈米,手一搓就成灰的居多,这样的粮食只是帐面数字,想拿来吃,百姓还不如去啃树皮顶事。

  然后剩下来的还要供给北方军镇,不可能全部是供应给京师,宣大,蓟镇,辽东,粮食缺口十分巨大,光是有饷银是没用的,没有粮食,士兵又不能拿银子当饭吃。

  再加上鲁军也是由通州仓储供给粮食,这压力和缺口就更大了。

  说来这规定也真脑残,漕粮一路北上,到达山东地界不停不放粮,一直到通州仓储后,再由小船运回山东地界,分发给诸军。

  这不就是纯粹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么?

  当然,文官们不会这么认为的,这种费事费力的举动,在他们看来是杜绝武将贪污浪费,并且可以由他们一手操控粮饷发放,可以杜绝军镇坐大,嗯,反正是一举多得。

  至于浪费粮食和虚耗脚力,这个就属于另外一个范畴,不在讨论范围之中。

  写完给通州仓场侍郎的小简,薛国观沉吟了大半天,终于又取过一张纸来,这一次下笔却是快的多了,涮涮写就,又是交给人去送。

  在这当口,透过房门空隙,他也是看到了一脸晦气神色的杨嗣昌重回阁中。

  杨阁老离开大约不到一个时辰,这个时候,他请奏对,谈事,再出来,时间是刚刚好。不过,看他的脸色如此难看,想来是有人多事,把事情的实情告诉给这个刚刚入阁,春风得意和刚愎自用兼有的权臣了。

  换了别人,摆杨嗣昌这么一道,杨嗣昌必定会想办法立刻报复回来。

  不过是薛国观如此,他就真没有办法了。

  论精明,薛国观不在他之下,论帝眷,薛国观也不在他之下。论权势,薛国观更在他之上。

  今日之事,也是他自己犯蠢,怨不得别人。

  “阁老,”杨嗣昌刚刚落座,兵部便是有个侍郎过来,见面先是行礼,然后便是指着桌上成堆的公文道:“这些都是批复了的么?”

  “正是。”杨嗣昌有气无力的道:“都拿下去,遵旨照办吧。”

  明朝的办事规矩,是各地的文书公文奏折,分门别类,有的先送通政,有的是各部直接送内阁,送通政司的,还是要回内阁。

  内阁贴黄,也就是写了处理的办法后,送到司礼监的文书房。

  文书房整理完毕,送给皇帝御览,皇帝下令司礼再批复给内阁,就成为正式的公文了。

  一般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