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章 轰动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伸手可得,为什么不能赚这笔银子?

  这件事,和牙行一样,也是有不少官绅甚至是官员插手其中,这两年来,张守仁固然是调度着商会这条大船行进,可是同时之间,也是给自己招惹了不少的积怨啊……

  “一群龟孙,王八蛋!”

  “驴行的混帐,你们想想是谁帮着你们有今天?”

  “想把祸水往大将军身上引,瞎了你们的狗眼!”

  粮价一起,自然引发全城的轩然大波!

  济南城已经是物阜民康,太平了两年多,刘泽清进城和商会的一场大乱战都只是在一隅之地,没有波及全城,甚至没有影响到物价。

  而刘部已经撤走,张守仁率部入城之后,城中却是突然出现这样的大规模的物价波动,其中的弯弯绕也是根本瞒骗不住百姓……这不,各大粮行之前,不仅没有预料中的对张守仁不满的声音出现,相反,有一些故意诱导的人刚一出声,立刻就是被百姓们骂了个臭死。

  躲在粮行里头的王东主一行,个个都是面色苍白,模样都是十分难看。

  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张守仁得济南民心居然是到了这种地步!

  和大明很多城市一样,百姓家里多的是有十天半个月的存粮,那是精细会过日子的,少的就是无隔夜之粮,每天都得买。

  后世人可能难以想象,其实在当年就是这样的情形为多。因为那些做短工的,扛力气活的,一天的收入可能是二分到五六分银子,或是一百多铜钱。这些钱,扣掉必须拿出来当应急款的,剩下的正好也就是一家人的嚼谷,想多赚一分银子,就意味着得多做一个时辰的活。

  很多影视上的大侠一出手就是一锭大银,那是搞笑,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每个百姓都得为一钱银子奔忙数日,为了一两银子奔忙十几二十天,一个城市居民,一年的净收入也就是十两八两银子,还得是会点手艺,而且善于理财,家中还多是壮年无人生病的,不然的话,想落下这笔银来都是困难。

  临街的铺子,典四间下来做营生,典费也就是三四十两,一幢一进的小院,门房加左右厢房和正房五六间屋子,买下来就是五六十两银子,这已经算是很体面的房舍了,那些沿街的平民百姓的自建房,十两八两就够买两三间了,只是有一些寒碜的很了,连灶间也没有,想洗脸都得到小吃铺子里头去买去,不过就是这样,才是真正的宋明之际的城市民居生活啊……

  无隔夜之粮,当然都是到粮店里头去买,明朝城市的粮店肯定多远后世的小卖铺,街头巷尾,坊市之前,有大有小,反正出门没几步就有,所以很多人家就是白天赚了钱,晚间买粮,第二天吃完了,晚间再买。

  粮价一涨,首先就是这些人倒霉。

  而原本的计划,就是用这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