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章 城门_重生之大明摄政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斩钉截铁的道:“这个旨,咱们不接!”

  ……

  ……

  “传旨钦使到,各人闪开,闪开!”

  崇祯十三年十二月初九日,钦使一行十余人赶至济南北门,一路风驰电掣般的赶过来,到城门处时,皮鞭挥舞着,打的啪啪直响,驱赶着官道上稠密的行人和客商。

  “真他娘的怪,怎么就济南城有这么多客商和行人,这都什么日子了。”

  商人虽然没有农闲或农忙之分,但年初岁尾时,除了出远门要债的倒霉蛋外,一般的商人肯定也不出门了,在家数数货,倒倒帐,来年开了春再说。

  大明的商业在当世算发达了,但毕竟还是小农社会,几百年后就算是工业社会了,年初岁尾时商行歇业休息的也不少……再忙也不差过年这一点时间。

  但现在济南这里却是与大明别处地方完全不同,一路看过去,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商人结成的商队。

  商人使用的驼队和骡马队很多,更多的是车辆,都是新样子,似乎就是山东地方有,看样子车身很轻便,拉的货物却是不少,大商人之外,还有很多自己赶着骡马的小行商,一个个都是穿着交领毛皮的大袄,走的热气腾腾,汗淋淋的,显然是走路时还得帮着牲口使劲儿,所以自己也得出力不少。

  另外杠房的力夫们几十人一群,扛着扁担在城外等活计,菜农们络绎不绝的行走于途,小车上居然多是些绿盈盈的新鲜蔬菜……这叫见多识广的锦衣卫和太监们也是瞪大了两眼……这东西京师当然也有,丰台的坑房专门做这个,冬令时节出菜和黄瓜,都不是一般人能吃的起的,一根黄瓜一两二两银子,一碟拍黄瓜够百姓过几个月的了……就算是宫中的人等闲也是看得吃不得,不过看着上头们用,他们自己瞧个新鲜罢了。

  “济南这儿,可是真富啊。”

  “以前没听说山东地界这么有钱啊。”

  快到城门时,看到这样的情形,这一群传旨的钦差们都是为之意动了。

  以前听说的是山东济宁富,另外就是临清,德州就一般了,济南似乎更差一些。

  这会子和后世资源往省会城市倾斜的制度有点不同,省城府城肯定规制大,但商贸就不一定发达,比如苏州在商业上比南京要发达,济宁在这个时代就超过济南,临清也是如此。

  这些钦差万没想到,济南城也富裕的很,他们过德州时没敢进城,也没靠近城池,只是一路从驿站过来的。

  入了山东境就感觉到不同,道路平整,坚硬如铁,平滑如镜,两侧有排水沟渠,一路上的田地里也有井和沟渠,一看就和河北完全不同。

  还有一些怪模怪样,有着大风叶的高大建筑,听说是风车,也是取水和磨面用的。

  这些情形,已经叫他们开了眼,而那些比北京下来一路上多达十倍的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