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自己的孩子 (上)_盛唐日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得够多了。足够对得起小家伙儿的那几声“前辈”,和那个小巧的银火锅。再说,就容易被神龙皇帝察觉,他刚才是在欲扬先抑,对他自己,对小家伙儿,都不好。

  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哪里想得到,一辈子以谨小慎微著称的高延福,到老时,居然“毫无来由”地动了私心。端起茶盏喝了几口浓茶,然后继续用眼睛盯着密折,许久都不将目光移动分毫。

  张潜打了和尚,是不是维护了朝廷体面?尚有可争议之处。但是,“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和“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这两句话,可真的说到他心里头去了。

  按道理,关陇李氏,自称为老子李耳的后人,道教应该在大唐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才对。然而,事实却不如此。

  他的母亲“则天大圣皇后”在年青之时,对佛教的兴趣就远高于道教。而夺了皇位之后,为了尽可能地打击李家在民间的威望,更是对佛教扶植的不遗余力。非但前后以个人“脂粉钱”名义捐献给佛寺的财物,数以十万计。甚至动用国库里的钱财,续建了小半个莫高窟!(注:此处是历史事实。)

  而那些和尚,拿了大唐国库里的钱之后,光是念经礼佛也就罢了。却放贷求利,购买民田,甚至公然贿赂地方官吏,为他们的坑蒙拐骗行为,大开方便之门。

  结果,不但弄得民间乌烟瘴气,连地方官府的许多行为,都大受当地的“高僧”影响。甚至由高僧来直接左右案件的审判结果。

  虽然他母亲“则天大圣皇后”在当政的最后两年,幡然悔悟,开始出手收拾一些做得太出格的“高僧”,他自己本人第二次即位之后,也尽量表现出了对佛教的冷淡态度,却终究有些迟了。冷淡的效果乏善可陈不说,他自己的妻子和女儿们,也喜欢诵经礼佛,以求来世之福报。

  所以,应天神龙皇帝李显,今天接到百骑司的密奏之后,压根儿就不奇怪,为何僧人会如此大胆,居然敲诈到了一名现任五品高官头上?

  并且,他可以非常有把握地推测出,那僧人背后,肯定还站着一位顶级权贵。仗着权贵的撑腰,僧人平时恐怕比今天还嚣张,所以才会去主动招惹张潜这个官场上的愣头青。

  他也不奇怪张潜的反应。才二十二岁,就官居正五品,心里头没有点儿傲气才怪!无缘无故,被一个和尚欺门赶户,反应怎么激烈,都理所当然。

  李显奇怪的是,张潜痛殴和尚时,说的这些话!

  好像是专门说给他这个当皇帝的听的,或者说,好像是专门针对大唐的时弊。

  “这天下终究是圣上的天下,不是你们这群贼秃的!”

  “人间之事归朝廷,鬼神之事归神佛。无论你念的是什么经,信的什么教,都休想把手伸得太长!”

  这两句,真的是掷地有声!

  把贼秃换成道士、教长、以及蔓拉,甚至大儒,都一样适用!

  如今大唐境内的寺庙,可不止有佛家的。还有道观,十字庙、火焰庙、新月庙……,林林总总,把各自的分支再加起来,恐怕不下四十种。

  如果每一种都像佛家那样插手朝廷的事务,这大唐,究竟是谁的大唐?!

  想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儿孙,又可能变成某个教派的傀儡,李显顿时就觉得不寒而栗。落在密折上的目光,也变得更加明亮。

  然而,盯着密奏反复看了片刻之后,他却果断将头抬了起来。看着站在烛光的隐形里,幽魂一般的百骑司副总管郑克峻,含笑追问:“郑总管,此折是何人所奏?百骑司的人,当时就在现场么,还是已经成功进入了张卿的宅院?”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