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九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_寒门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已经不是工作效率的问题了,而是体现了工作态度。

  换句话说,吏部各司官吏加班加点的处理公务就是为了讨好顶头上司。

  而作为观政的实习生,谢丕自然不能落在同僚前辈后面,不然不但丢了脸面,还会影响到选官。

  等待的工夫,谢慎便冲王守文询问道:“守文兄,听说朝廷要组织翰林院编纂《会典》了,不知道令尊是否想替陛下分忧?”

  如果谢慎没有记错的话,王华老爷子便是主持编纂《大明会典》的领头人,如果按照既定的历史进程,王华作为《大明会典》的主编凭借功绩最后做到了翰林院学士,又一路升迁到礼部右侍郎。

  翰林院学士可是翰林院的正印堂官,如果谢慎提前卖一个人情给王华,让王华有了这条“终南捷径”从此踏上人生巅峰,恐怕王华心中也会记挂着谢慎的人情。

  人情这种东西到了用时方恨少,故而平时还是要注意累积的。

  “《会典》?我可是从未听父亲大人讲起过。”

  王守文听得云里雾里,挠头道:“慎贤弟,你确定吗?”

  谢慎摊了摊手,叹息道:“算了,既然守文兄不信我,那就算了吧。”

  王守文连连摆手道:“我不过是随口一说,慎贤弟你莫要在意啊。”

  王小郎君转念一想,再怎么说谢慎也是翰林院修撰,像编修典籍这种内幕事情,肯定是翰林院的官员最清楚啊。

  “等今日回到府中,我便向父亲大人禀明此事。父亲大人一直慨叹无法为陛下分忧,这个机会着实不错。”

  “不过,令尊还是等朝廷正式文书下来再自荐为好。”

  谢慎压下心头狂喜幽幽说道。

  “这是当然。”

  王守文不禁攥起了拳头。

  父兴则家兴的道理他自然懂得,编修《会典》不仅对他父亲是个机会,对王家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王家能否就此崛起,便在此一举了。

  没过多久,那谢府门子便折返回来,陪着笑脸把谢慎、王守文迎进府中,一路引着到了谢迁的书房。

  谢侍讲此刻正自闭目养神,听闻脚步声渐近便缓缓睁开眼来。

  屏息,凝神。

  谢慎与谢迁四目对视的那一刻不禁窒息。

  这谢迁也保养的太好了吧......

  虽然谢迁今年已经四十七岁,但却面容白皙,皮肤紧凑,简直和三十来岁的人没有什么分别。

  加之温润如玉的气质,更衬显得谢于乔如仙人一般。

  “坐吧。”

  谢迁点了点近旁的官帽椅,淡淡说道。

  长辈有命,安敢不从。

  谢慎和王守文在谢迁近旁坐下,静静等候谢迁发问。

  “谢修撰今日是第一次去翰林院当职吧?”

  一个人的态度,从他对你的称谓就可以看出大半。

  谢迁可以用很多种方式称呼谢慎,譬如贤侄、譬如小友,可他却偏偏选了修撰二字,足以见得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