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三十八、祭司王约翰_大宋不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国家的历史之中。

  排名第二的是上帝之鞭匈奴人阿提拉。

  排名第三的,便是这位开创了西辽的耶律大石。

  此时此刻,欧洲人发动十字军东征,正与阿拉伯人打得不可开交。但总体来说,欧洲人处于下风。在他们眼中,阿拉伯人是富裕的,强大的。

  这个时候,雄霸中东的是塞尔柱帝国,他们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却最终在耶律大石带领的“契丹”人面前折戟沉沙。

  契丹人这个称号,从这个时候彻底打响了。

  对于欧洲、西亚、东亚人来说,他们口中的契丹人指的是耶律大石的西辽政权,而不是华夏历史中的辽朝。

  直到现在,包括俄罗斯、伊朗,还有广大中亚人对于中国的称呼,依然保持着“契丹”的音译。

  当耶律大石击败塞尔柱帝国的消息传到了欧洲之后,欧洲的基督徒认为这是上帝派在东方的祭司,帮助他们击败***敌人,是基督徒们十字军东征失利之后,上帝派来帮助他们的。

  于是乎耶律大石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祭司王约翰。

  祭司王约翰的传说流传了六百年,甚至马可波罗来到东方之后,依然在寻找着祭司王约翰,错将成吉思汗认做祭司王约翰。

  直到欧洲大航海时代带来之后,他们依然没有放弃寻找远在东方的祭司王约翰。

  对于李申之来说,最想交好的政权,便是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

  在他心中,哪怕整个西北所有的政权都与他交好,其意义都比不上耶律大石一人。

  因为那里是征服世界的桥头堡。

  西辽已经在中亚稳稳地扎住了脚跟,并且拥有着相当可观的军事实力。若是能够以西辽为根据地,那么便能以中亚为前进基地,横扫整个欧亚大陆。

  这一切并不是意淫,因为西辽的耶律大石依然心系中土,并且以华夏文化传承者自居。

  更重要的是,耶律大石的战略重心始终在华夏,他毕生的目标是灭掉金国,在契丹人的故土重新建国。

  只可惜,远走中亚的契丹人毕竟还是太少,未能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大量地繁殖人口,成为当地主要族群。

  当雄才大略的耶律大石去世之后,西辽虽然持续了在中亚的传奇,却再没有回归故土的意愿,绵延了数十年之后,最终被蒙古人所灭。

  西辽如此的强大,又有着极强的灭金意愿,简直就是李申之天生的盟友。

  可以想见,只要李申之的使者能见到耶律大石,两者定会一拍即合。

  然而留给李申之的时间不多了。

  耶律大石今年已经五十五岁,明年就将去世。

  也不知道邵隆与西辽联络得如何了。

  从之前传回来的情报得知,耶律大石给予了邵隆的秦州城力所能及的支持,比南宋朝廷都要下血本,甚至于战马都给了不少。

  邵隆能在秦州扎稳脚跟,与西辽有着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