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4章 医学院的构想(大章加更求飘赏)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必须把医学普及开来,我安北大都护府准备出资建立一所医学院,招募全国医者来此共同探讨医学的同时,免费医治所有前来求医的患者,兹事体大,还需要道门多多帮忙啊!”

  “免费医疗?和岭南一样?”李淳风闻言,心里有些激动的问道,道门若是和这么大的功德扯上关系,此后,想要覆灭都难了。

  孙享福却是摇头道,“非也,医学院是面向全国所有百姓,可不像岭南,只是针对百越各族的时疫之症,如果全免的话,财政上恐怕承受不起,我的意思,医免,药不免。至于医者的食宿俸禄,可由大都督府承担,待遇从优。”

  “这也是了不得的功德了,贫道这便去信师叔,让他号召各处医道高手前来善阳,共商此事。”

  李淳风对于行善举的事,通常都是大力支持的,他在岭南享受过了别人对他感激,崇拜的那种眼神之后,行善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

  大唐连读书人都缺,自然也奇缺医者,毕竟,想要在医道上有所建树,首先你得懂药性,会开药方,这就得有一定的文字基础,而有文字基础的人,除非是在朝廷混不到差事了,才会选择学医,这种情况很少,是以,唐初的医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道士和尚在做的兼职,这就无怪乎这两个宗教在这个时代会迅速发展壮大了,因为百姓对医的需求是很大的。

  善阳城内的空地还有不少,建医学院那就是孙享福一句话的事情,然而,北方之地,不盛产药材,如何降低医药成本,孙享福还需要多做研究,药田,这个在后世很普遍存在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居然没有。

  这一点,从岭南回来的时候孙享福早就知道了,这个时期的药材,都是靠医者采摘野生的,这势必会让产药的规模不大,质量参差不齐,而由于少,则更容易被抬价,穷人治不起病,就容易将小疾拖成大患,最终死亡,这也是这个时期平均寿命不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后世的孙享福虽然是农科大出来的,但主要研究方向是农作物,想要种植药田,大批量的种植药材,他需要很多研究,了解各种药材的生长习性和土壤需求条件必须的,不过植物生长,都有一些共通性,这方面,他对自己有信心,再有对孙思邈这个中药百科书般的人物可以请教,倒是能省很多事。

  “道长若是能将所的药材统一名称,详解属性,编写成书,只怕会功德万世。”

  结束了和孙思邈一天的讨论,孙享福有感而发道。

  后世,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给整个华夏医药史带来了多大的好处,不可估量,然而,孙思邈现在的研究却是主要在医上面,由他所著的《千金药方》要到永徽二年才能成书,算是这个时期临床治疗研究的百科全书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