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第 24 章_科举出仕(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足和现场吟出来的大多数诗一样。

  两个人站在角落里默默观察时,黎池得出了个结论他诗作的水平也就是大众水平。

  “黎池兄,他们这一轮已经过了,我们此时正好参与进去。”张?嘴里说着、手上就付诸动作,拉着黎池的胳膊就往聚在一堆的人群走去。

  “我和我这朋友在一旁听了诸位的佳作,也心痒难耐地想参与进来,可欢迎”张?问道。

  “欢迎之至”

  “当然,我们这次只是以诗会友,并无许多规矩,兄台们既有兴致,我们也欢迎至极。”

  被拽着胳膊拉过来的黎池,早已回过神,笑容温和地配合着张?的话。既然来都来了,随大流作上一两首诗也没什么。

  “我们今日诗会旨在以诗会友,自在地赋诗吟诗,因此我们接下来这一轮不限韵且不限字,只以天候为主题,作诗描绘阴晴冷暖、干湿月相、四季昼夜等。好,接下来以两刻钟为限,若在座有朋友提前作出来了,也可提前吟诵。”

  黎池品味了一下作诗要求,的确是很宽泛和自由,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几乎就是没有要求了。这样的诗写出来很容易,一般人想脱颖而出却很困难,当然非同一般的人除外。

  而在作诗这一项上,他黎池就只是个一般人。

  于是黎池老老实实地确定切入点那就写赶考路上的天气变化吧,为了寓情于景,前两句写景色的话,后两句就抒情言志吧。

  黎池的写诗思路并不罕见,尤其是在这个府试开考在即的时候,十首诗里能有五首诗是写景言志或咏物言志的,大部分都在言说“今朝得中、来日青云的志向,是再普遍不过的切入点。

  果然,一刻钟还没到,就有作完的人开始吟诗,然后陆陆续续地又有几个人作完,等到已到中段的黎池吟出他所作的诗时,前面已经有了四首言志诗。虽没有一首诗能鹤立鸡群,可在平庸之处也能找出一两处可圈可点的。

  黎池吟诗的顺序在中段,作的诗也就是中上水平,一首诗念完之后,也还是得到了一波客气的吹捧,虽不出彩、也没出丑。

  倒是张?在诗之一道上,比在座大多数人多了几分天资,他特意留到只最后几首时,才压轴念出来

  “造物无言却友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1

  张?甫一吟完诗句,就响起了赞叹叫好声,纷纷夸赞“好诗”

  在一众学子之中,看起来像是颇有地位的一位身穿月青长衫的学子,开口道“此诗没有难词拗句,于平顺自然处跃现了张兄的匠心独运用移情手段巧妙写出了新雷炸响前的富于孕育性的时刻,诗歌虽短小,却隽永清新。此诗甚好,可为世人传唱”

  其他人也能品出张?的这首诗是好诗,却无法像这人一样详尽地分析出好在何处,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