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八章 大炼钢_二道贩子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可怕。

  这项工程最重要就是碳钢输油管的生产,虽然计划是使用一米直径,但实际上根本不需要这么粗,八百毫米就应该足够了。即便是八百管径每年输送的原油量也得两三千万吨,这样管径就足够了,这样的钢管现在在他自己的钢铁厂就能生产出来,而且技术水平绝对不输于二战后期。毕竟他用的就是自己当初在民国的技术,这足够满足输油管的质量要求。

  至于剩下大功率油泵之类问题,对于全球电力供应的领导者来说算不上什么大问题。通用电气可以为自己的老板解决一切。

  杨皇帝算了算现在自己手上全是大工程,输油管,巴拿马运河,石油平台…这些东西虽然都是烧钱的大活儿,但对于工业实力的提升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一个巴拿马运河让中国的工程机械制造直接站在了世界的巅峰,一台台中国产推土机,挖掘机轰鸣在世界各国的建设工地上。等这条输油管建起来,中国人光在世界范围内承包类似工程就赚大了,更别说这种工程对钢铁工业的刺激,一条这样的输油管,消耗的钢铁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是一条同样长度铁路所能比拟的,如果以后在国外承包同样的输油管都使用国内钢管,那这项工程的意义就很恐怖了。

  事实上这也是肯定的,除了杨皇帝恐怕别人也造不出同样质量的输油管,当然就算他们能造出来也不可能使用。

  除了输油管还有油轮,把原油运过太平洋同样是一项大工程,现在最大的油轮也就五万吨,而且目前只有瑞典和中国具备这样吨位油轮的建造能力,虽然是单壳那也不是谁都能造的,焊接技术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即便是英国建造的最大吨位油轮也不过三万吨。

  这个吨位倒是勉强能够,实际上杨丰也很清楚自己还不具备十万吨级的能力,但数量上肯定不够,这东西慢吞吞从美国到中国跑来回,每年顶了天三趟,说不定也就两趟,照中国原油需求的增长速度,三年后进口量肯定过千万,也就意味着最少需要七十艘这种吨位的油轮,而现在中国加上最新下水还没使用的,总共也只有二十艘五万吨级油轮,而且这还是连瑞典建造的算在一起。

  国内船厂已经开工的还有十艘,加上它们也只有三十艘,也就是说在未来三年内,还需要建造四十艘,这个数字仿佛天方夜谭一样,尤其是现在中国各大船厂都排满了订单,想再增加产能只有新建船坞,这又得耽误很长时间,关键是他还有十二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需要建造,光它们就占了六座大型船坞。

  船厂是一个问题,但还有一个更重要问题,因为造油轮还得需要钢铁,不计其数的钢铁。铁路,输油管,油轮,再加上战舰建造,纵然今年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