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七章 祸起(二)_不与今番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想要娶李家的女儿时,她即刻便应承了下来,忙不迭地替他准备婚事,选定婚期。

  “祖母身子不好,还要费心劳神这些,难怪看着气色不佳。”

  有李夫子这样的大儒在自己身后,即便皇帝要动荣王府,多少也要顾及朝臣的想法,更何况他本身也不是对朝政一无所知的,并非不能保全自己保全王府,“祖母何必如此。”

  “我自己的身子,自己心中有数。”她自觉身子不康健,纵使有大夫一日三次地请脉开方,也不过是硬拖着罢了,“早前就觉出不好,否则也不会叫你们的婚事这般匆忙。实在是,委屈你们了。”

  这样的话李妍书已经听过许多遍了,现下听太后说起却真实地感到有些难过,也不知是否是因着她说自己身子不佳地缘故,听着总觉得有种无能为力地歉意。

  “婚事都是祖母费心操办的,虽时间匆忙一些,但应有的礼节都没有缺少。”她看向太后说得很是情真意切,“实在是算不得委屈。”

  “祖母不必太过忧心,安心养好身子才最要紧。”李妍书看着太后的模样,的确不像是寻常的小毛病致使缠绵病榻,她整个人看起来恹恹的,强打着精神说话的样子也并不像洛暄逸之前说的那样,不让他们入宫拜见只是以身子不康健做托辞。太后的身子,恐怕是真的不大好。

  “我这年岁,这身子,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太后拿出一张封存得完好的诏书交到李妍书手中,用尽全力握住她的手,“这东西一定要小心收好,日后若有变故,便当着朝臣们的面拿给皇帝,至少能保住你们两人的性命。”

  皇帝仁孝,南梁也一贯推崇仁孝之君,当着朝臣的面拿出这诏书,旁的或许不成,保住他们两人的性命却还是可行的,她是洛暄逸的祖母,可也是皇帝的母亲,最多,也就只能替他们做到这一步了。

  “你曾祖母当初留了一处宅子和不少田产铺子,都离这里远的很,届时你们拿着拿着东西,自去过快活日子去。”她这个孙儿满胸抱负,如今尽是白费了,“房契地契皆在你母妃的嫁妆里,回去好好寻一寻。”

  “还有我给你的添妆,也该好好收着。”

  这话听着就不大吉利,李妍书捧着诏书不知所措连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只好回头去看洛暄逸。他眉头深锁,沉声去问女官,“太后的身子,究竟如何了。”

  南梁城中有些名气的大夫几乎都入宫替太后请过脉,能让她说出强弩之末这样的话,多半是身子许久没有好转才这般,“说实话。”

  女官倒也实诚,当着太后的面也无避忌,“一如太后所言。”

  洛暄逸闻言一惊,只觉得心中不安,太后身子虽不好,但长久以来皆是如此,往常也不是没有这样病恹恹的时候,可他从未往旁的地方想过。只觉得不过是要多费些心将养着,谁知此次当真与往日不同。

  李妍书看他的样子便知晓不能再指望他能说出什么,只能反手握住太后,硬着头皮宽慰,“太后给这诏书可见是费了不少心思,可这诏书再有用,不过也就是一张盖了您印鉴的纸,哪儿有您直接同他们说话管用。”

  “你还年轻,不懂这些。”太后轻叹一口气,“去罢。”

  她今日只为将诏书交给这两个孩子,能瞧见他们两人和睦,已然没有什么可挂念的了,“去罢,在宫中久待也是不好。”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