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章 初结盟誓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不说,刘纬的这套方略很高明,只不过他还是忽略和低估了某些人的存在……

  条件谈好了,双方都很满意,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就是要对天盟誓了!双方此时已经没有了敌意,刘纬命人摆好了香案供品,与刘楷一起歃血立誓,向天告慰,结下了盟约!

  一场南蛮北犯边境的危机,就这样化解了!随后,刘纬还命人运来了一些粮食给刘楷,让他带回去解决饥荒问题,刘楷自然是千恩万谢,怀着激动的心情,带领八千蛮兵退走了。

  这个结果让刘纬深感满意,但是别人可就未必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尤其是僰道百姓,他们大多有亲人死于蛮人手中,余恨未消,听说刘纬放走了蛮兵,一个个都十分不解,甚至有些愤怒。

  “公子,何故纵之!”就在刘纬等人解决了一切,返回僰道县城,刚一进城门,就已经有城中百姓围了上来,口气十分不好地追问道。

  “仇怨何朝了,杀戮几时休?纬只为长治久安之计也,望君等谅吾之苦心哉!”刘纬有些无奈,叹了口气回应道。他拱手施礼,祈求僰道百姓能够原谅他的做法,心中却也感慨不已。

  平定南中,收服人心,看来真的急不得!不仅蛮人的固有思维一时间难以转变,就连汉人思维的转变与仇怨的化解也需要个漫长的过程。

  蛮人北侵被刘纬击退的消息很快传回了成都,刘璋又是喜出望外!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太争气了,每年来犯一次的蛮人,曾让刘璋十分头疼,现在,刘纬不仅击退了蛮兵,还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刘纬在上报给刘璋的呈文中,详细解释了一下他安抚南蛮的一些做法,目的也是希望能得到刘璋的认可与支持。刘璋在看过这些内容后,深以为然,更是觉得自己的儿子出息了!他认为刘纬所陈述的几条,完全可以推广开来,用以缓和汉蛮之间的民族矛盾!

  其实,刘纬只是模仿了后世朝代处理少数民族问题时的一些政策和做法,把这些理念提前带到了汉末三国时代而已!这其中的道理,与上古治水类似,鲧采用的是“堵”的方式,结果失败;而他的儿子禹采用的是“疏”的方式,最后成功!

  在对待民族矛盾的问题上,尤其是对南蛮民族来说,中原朝廷一直以来的政策就不对,除了武力压制外,还实行了十分苛刻的限制、压榨和奴役政策,这就等于是“堵”!结果到了汉朝廷衰微时,局面就控制不住了。

  而刘纬主张的政策是“疏”,是首先把南蛮人民当人去对待和尊重,而不是当成野蛮人或异类,与其和平共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如此这般,经年日久,双方逐渐融入了同一体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谁也离不开谁了!

  当然,民族矛盾的问题是十分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