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4章 血染溪流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言有理,如果令新赶到的援军也进入斜谷,若遇埋伏,凶多吉少!为了大局,他也只能放弃了救援接应夏侯尚的命令,不禁痛断肝肠!

  那么这个德容将军是谁呢?就是原本引军驻守在大散关的张既!

  张既,字德容,关中人士,曹魏名臣,后来的凉州刺史,治理雍凉二州,政绩卓著。此人给后世留下的印象,似乎是个文臣,可实际上他文武双全,在内政和军事上,都颇有建树!

  时值建安十六年,张既被曹操任命为西京兆尹(长安府尹),领抚远将军衔,驻守关西要塞大散关!太白陷落,斜谷危急,张既奉夏侯渊之命,引大散关六千兵力,驰援斜谷,方才赶到!

  张既突然引军而至,夏侯渊溃败的局面总算止住了!一万关中铁骑算是报销了,可乐綝的五千兵马,再加上张既的六千人马,夏侯渊又汇集了一万余人,总算是在斜谷口站稳了脚跟!

  再加上还在途中,估计一两天内便可抵达的四万长安步军,届时夏侯渊将坐拥五万兵力,必将彻底堵截斜谷,阻止蜀军继续北进,深入关中的图谋!

  可是,夏侯渊到现在还不知道,他早已中了蜀军的调虎离山之计,张既率军支援斜谷,导致大散关空虚,刘纬率军偷渡陈仓道,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散关,并迅速攻占了陈仓城!

  我们转过头来,说说夏侯尚!他率军追入斜谷,究竟有没有遇到伏击?还真没有!

  嗯?难道张任根本没在斜谷内设下伏兵?不是!宏武将军雷铜,早已奉张任之命,引兵五千,埋伏于斜谷中段的两侧山林之内,正张开一张大网,等着曹军来钻!

  那为什么夏侯尚没有遭遇伏兵呢?这事,还得多解释几句!

  山间谷地,可以埋设伏兵,此乃兵家常理,关键问题是伏兵究竟埋伏在何处呢?令士兵们爬上高高的悬崖埋伏?那纯属是疯了!

  且不论人爬上那近乎于垂直的悬崖,难度有多大,伏击的效果也不佳!士兵们从高达百丈的悬崖上往下射箭,等射到目标的时候,箭支恐怕早已失去动能,成自由落体运动了,还哪有杀伤力!

  不过,伏兵在悬崖上,倒可以抛落沉重的滚木礌石,这东西即便是呈自由落体运动,也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可关键是,光秃秃的悬崖之巅,上哪去弄滚木礌石?就地取材,现凿吗?还是从山底运上去?想想也知道,都不可能!

  如何选择伏击地点,是一门学问!最佳之处,当然是山谷两端,相对易于攀爬的低矮山坡,最好还有山间林地,可供隐蔽行踪。而斜谷的地形,十分特殊,两侧多为万仞高的悬崖峭壁,只有中段附近,有一块适合设置伏兵的缓坡林地区域!

  雷铜引兵,埋伏于斜谷中段,可吴兰所部退入斜谷后不久,还没等跑到伏击圈,就已经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