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7 喷昏东伯侯_诸天分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杨信这种开门见山的讲话方式打了东伯侯姜楚桓一个措手不及,东伯侯想像过数十种两人见面的情形,甚至想像过杨信小人得志且得意洋洋嘲讽自己、将自己不放在心上的情形,但唯独没有想到这种。

  “东周侯此话何意?”东伯侯有些摸不着头脑,也不太明白杨信话中的意思,索性也摊开了问。

  “侯爷对我大商怎么看?”杨信反问。

  “我大商兵锋甲利,坐拥中原富庶之地,内有四方,不,五大诸侯坐镇,外有八百诸侯,东夷已经被东周侯打残,鬼方、西狄、南蛮根本不是我大商的对手……”东伯侯开始侃侃而谈,谈到兴奋处,不由得开口唱道: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东伯侯真的这么认为,也是,侯爷即将与大王联姻,侯爷的长女,姜,在不久后也会贵为王后,侯爷当然这么认为,我大商无忧矣。”杨信咂了咂嘴说道。

  “东周侯难道有不同的见解?”东伯侯一愣,不禁问道。

  “我大商看似兵强马壮、强盛无比,然实则如势如危卵。事实上,此时我大商早就是一个烂摊子。大商经九世之乱后国力严重下降,众诸侯已经与历代大王离心离德,四方诸侯见中央旁落,不愿纳贡,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大商之忧,不在外患,而在内忧。”杨信毫不客气地说道。

  “为何我青木部落自立为东周侯国,在下自封武侯,帝乙大王居然以诏书的形式传遍天下,侯爷就没有细想过原因吗?”杨信又补了一句。

  杨信如此做,一是看看东伯侯姜楚桓的态度,二是想把水搅浑,不管今天自己与东伯侯说什么,只要大朝会时,杨信与东伯侯站在一起,不管是以西伯侯为首的姬昌,还是其他诸侯,抑或着是商王帝辛,都得掂量掂量。

  可以说,杨信的乱入,直接打乱了大商原有的势力结构。

  “你是说大商之敌是西伯侯姬昌的侯国周?”东伯侯姜楚桓双眼一眯,反问道,西伯侯圣贤的名声已经开始传遍天下了,但东伯侯作为政治人物可不会天真的认为西伯侯姬昌可真是圣贤。

  相比起来,杨信的所作所为才称得上圣贤,起码杨信大力发展先进农具,培育高产粮种等种种事迹,被称为当代神农也不为过,这也是东伯侯乃至帝乙如此看重杨信的原因。

  大恩于天下!这是杨信来到此界对人族做的最大贡献。

  “这是侯爷说的,可不是我说的。”杨信笑着说道,但话的意思已然表达到了。

  与聪明人不用讲太多,与政治人物更不用讲太多,一两句话点到即止即可。

  帝辛要与东伯侯联姻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东伯侯的政治立场与帝辛天然的一致,也就是说帝辛的敌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他东伯侯的敌人。

  杨信用嘴遁喷昏了东伯侯姜楚桓后就离开了,留下东伯侯姜楚桓在那里苦苦思考。当杨信出了东伯侯的府邸才发现,自己居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正当杨信晃悠着找驿站这种存在之时,碰到了西伯侯姬昌。

  恩,或许也是姬昌特意等待杨信这位新晋的东周侯,不但为杨信准备了盛大的酒宴,还送给杨信一套豪华的庭院作为安置手下的住所。

  杨信对西伯侯的那点小心思是心知肚明,不但能拉拢自己,还能在其他诸侯面前表现出圣贤的一面。杨信是来者不拒,既然想利用自己,那么这些好处杨信拿得自然是心安理得。

  诸事准备完毕,四方诸侯开始准备三天后的大朝会。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