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章 《双雄》杀青,再掀风云_我本港岛电影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积累。导演可以不精通专业工作,但一定不能不懂。为何后世华语电影很难拍摄出优秀的特效电影?

  别说设备差距!

  中影旗下的特效企业的设备比好莱坞的一些特效公司的设备还先进呢!专业技术班底差?这个当然是一方面。

  但最重要是那些挂着特效电影的导演们,实际上本身就不懂特效。前一世,吴孝祖做过网大的制片人、剪辑师,你能想象有些导演连TM剪辑都不懂吗?

  吴孝祖甚至见过有导演连镜头都不懂……当然,那个导演对拉赞助是门清。这是真事。

  有时候,吴孝祖还是蛮佩服老谋子的。最起码老谋子算得上是一个电影人。

  他为了拍摄电影,自己确实去学习这些东西。

  学的好坏先不提……这种笨鸟先飞的态度还是值得赞扬的。

  吴孝祖拍摄《双雄》,他必然无法拍摄出吴雨森的白鸽情怀,但他却赋予这部电影难得的宿命对决的基调。

  吴孝祖的暴力美学注定与吴雨森不同。毕竟他的老师不叫张撤。

  但,吴孝祖镜头下有东方式的美学新视角。诗意下的暴力,本就是全新的领域。

  实际上,这种诗意存在华人的骨子里。

  从《水浒传》、《三侠五义》到各种武侠,本就是诗意化的暴力。东方式内敛的暴力展现方式,蕴含的镜头与象征的手法,在老祖宗的书里就有。

  甚至,先秦的野蛮式的战争舞蹈,本就是一种暴力美学。

  西方对待暴力,充满了直白的打击感。东方则赋予了暴力更多婉转的锋利感。

  这也是为何华语动作片让好莱坞震惊的原因。年轻人总说,好莱坞的商业动作片精彩。你看看,我们70、80年代动作片的动作理念,一个程龙可以蔑视半个好莱坞。

  只不过,好莱坞真的把电影当做商业来发展,在强大的经济、工业支撑下,完成了文化商业的冲击。

  港岛电影则把电影当做了生意,且是那种竭泽而渔的方式。甚至到了后世,棒子国的电影甚至比港片还有港味。

  现场工作人员不断移动着无数面镜子,为了拍摄好这场戏,吴孝祖运用到了三百多块镜子。

  这还是一场戏!

  如果NG,那么五百块镜子还是一千块镜子都无可厚非。

  《双雄》整部剧,飞机、厂房、布景的投入,绝对是疯狂的。

  就连新艺城的麦加都有一种被吴孝祖拉上贼船的感觉。每日里都来剧组报道。

  一部电影超过一千三百万的投资,在1987年,绝对是大制作!不过,这种大制作在1987年之后会越演越烈。

  明星的片酬会一路小母牛上电线,霹雳挂闪电的一路牛B疯涨。

  两三年内,港片大制作的制片成本,甚至会到达四五千万以上。

  恐怖吗?

  但,你只要想一下,某星驰7年就帮着黑心老板纯赚了3个亿,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