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筹拍《恐惧斗室》_我本港岛电影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最大。甚至比让他从“毒药发”翻身的《英雄本色》压力还大。

  拍摄《英雄本色》,起先“小马”戏份并没有那么多。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时张国栄分身乏术,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演着演着,周闰发对于角色越发认同,也在随着故事深入不断完善了“小马”这个角色,这才造就了华语影坛史上最经典的悲剧英雄角色。

  他对于小马的感动,推动了吴雨森的剧本变化。

  吴孝祖和他们那些骚浪贱不一样,不一样!

  他的故事有着独特的世界观和线条,演员允许有自我的发挥空间,但却不可以影响整部电影的进程。同时,你还要完成他对于角色设置的一个个挑战。

  他与其他导演不相同的一点就是——

  他懂表演!

  他会告诉你“YES”or“NO”。

  然后拉着你重新给你讲一遍戏,再演!再NG,再讲戏……

  且,随着你步入角色,他会不断调节角色的高度。

  也许普通演员感触并不深,但对于正迈入巅峰的发哥则非常明显。

  后世,宋丹丹讲好的演员要对角色有自我的认知,这一点吴孝祖认同。但——身为导演,他还需要对整部电影的节奏负责,顾及整部电影。

  如果说,一个演员真的因为角色而大动声色,过于突兀,那你说他是好演员还是坏演员?

  当然,这本就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论题。

  这也是为何一些大演员很多导演不敢用。陆小川拍《寻枪》,最后差点被某个姓姜的混蛋给虐到癫狂。一天最多哭了六遍……

  好演员,如果碰不到一个能够让你安心演戏的大导演,可能只能发挥娱乐圈最坑人的一种表达方式——“天空才是你的极限”,这种演绎就容易放飞自我,造成整部剧失衡。

  ……

  “不给剧本?”

  徐尅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火机,一下一下的燃烧着嘴里的粗粗的雪茄,不可思议瞪向吴孝祖,“整部剧线索脉络很清晰,你的剧本和故事板也非常完善。剧本放给演员更有利于电影拍摄。”

  “但这样演员就缺少了创造力和紧迫感,我希望他们的表演能够带上惶恐、慌张的情绪。我们每天临表演前给他们剧本,更能够让他们体现角色的情绪。

  而且,

  我认为这部戏演员更需要新鲜感。只有足够新鲜,才能够把剧里那种人物的感觉表现出来。”吴孝祖娓娓道来。

  “……”

  徐尅皱了皱眉,勉强点点头,“那就先试一试戏再说。”

  吴孝祖和徐尅这两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电影理念,在碰撞出火花的同时,也很容易碰撞出芥蒂。

  两个人都有自己一套拍摄准则,这种准则本就是一种骨子内自带的习惯。突然之间两种南辕北辙的风格和形式方法碰撞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理念分歧。

  这一点,两人也有思想准备。

  随着两个导演暂时求同存异,《恐惧斗室》剧组也正式筹备完成。

  演员方面,梁镓辉扮演狗仔,周闰发扮演医生。刘清云来、吴镇予扮演警察

  徐尅客串“竖锯”这一角色。为了这个角色,徐尅需要化三个小时的妆才可以。戴上假头套,糊上专用的膏膜来进行装扮。

  随着工厂内十几个场景匆匆改造完毕,电影也正式开拍!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