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草原_大明征服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定安排谁去督军,宫里面需要任命谁去监军,兵部需要签发出兵条文等等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琐碎之事。

  甚至可以说,大明自土木堡战败之后,皇帝对于军队的掌控就已经弱化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皇帝真正能够掌控的直属军队就只剩下了皇城宿卫和禁军三大营。

  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很大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土木堡的大败让皇室蒙上了阴影,认为兵者乃凶器,触之不好没准就会英明尽丧。

  更何况也是自土木堡之后,勋贵将门的势力损失惨重,大明将门的力量直接丧失了对抗文官集团的资本,为此,文官的势力也变得空前强大,限制甚至压制了皇权。

  当然,之所以能压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皇帝自身,大明可不是大宋,大明本身就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王朝,洪武大帝为了不让相权制衡君权,直接把宰相这个传承千年的制度都给直接废了,文官想限制皇帝?

  那也得皇帝心甘情愿才行。

  大明的文官要是真那么厉害,也不至于被刘谨、魏忠贤这样的阉人给彻底压服,要知道皇帝干死刘谨这样能压服天下的大宦官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罢了。

  面对皇帝放出来的一条狗,满朝上下都瑟瑟发抖,更不用说皇帝要亲自撸袖子下场和大臣放对了。

  崇祯时期,东林党的力量堪称空前强大,可面对并没有太大根基的皇帝又能怎么样?

  除了撒泼打滚外便是使劲忽悠,崇祯一朝十几年换了几十个内阁首辅,可见所谓的文官力量在拥有大义名份的绝对皇权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是多么的可笑和不值一提。

  崇祯皇帝要是但凡能不要脸一点,大明王朝也不至于那么快落到那样的下场。

  对于大明历史多少有些了解的朱厚炜很清楚,大明的文官看起来很强势,然而不过就是一群色厉内荏之徒,他们就像是弹簧,只要君王足够强势,能够给予足够的压力,那么满朝上下被压服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另外,朱厚炜太清楚军权和财权对于君王的重要性,可以说没有军队的绝对支持,皇帝就是大臣们眼里的吉祥物,没有财权更是处处掣肘,什么事都别想干的成。

  当然就算皇帝无法绝对掌控军队,文官也同样掌控不了,否则刘谨就凭东厂番子就想压服朝堂?

  那兵部一道行文,调集一卫兵马就能把刘谨拍成狗屎。

  别说什么私自调动军队是谋反,儒家还是有不少有气节,敢于舍生取义的直臣的,他们要是调集军队干死刘谨,会有什么下场?

  无非就是上断头台,被满门抄斩罢了。

  相比起诛杀刘谨,除魔卫道来说,死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不管是刘谨时期还是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时代,这样的事都没发生过,不是文官不想,而是根本没有那样的权力,简单点说,没有皇帝的旨意,光靠兵部根本调动不了军队!

  你文官想舍生取义,当兵的凭什么跟着你一起作死。

  文臣舍生取义了,没准还能落个忠义之名,没准以后还能被平反,武将呢?

  肯定死的不能再死,而且是永世不得翻身那种……

  请收藏:https://m.4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